李守明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三里桥街道童门小学 430344
摘要:数学知识是数学教学的载体,数学思维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理解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有思维的知识是有逻辑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数学思维活动也是有规律的,这种思维规律是所教授知识的内在逻辑的表达。数学的思维方式直接反应数学的逻辑关系,由于小学数学属于最基础的数学教学内容,教师教授小学数学知识时,在思想和方法上要有一定的统一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引言
数学思维指的是学生在参与数学课程知识的学习活动时所产生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数学思维能促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灵活的思考与分析,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开展教学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促使学生使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的内涵及本质进行深入挖掘,并增强其对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活动的实施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环境,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课就代表着就是进入了学习状态。为学生创造一个创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这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很重大的意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很重要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拓展到创造性想象、对不同对象的想象、知识点的创新思维。
二、数学思维方法的内容及教学现状
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思维方法主要有:对应思维法、假设思维法、比较法、符号思维法、类比思维法、转变思维法、类别思维法、总合思维法,数形思维方法、统计思维方法、限制思维方法、替代思维方法、可逆思维法、转化思维方法、掌握改变现状的思维方法、数字模型思维方法和整体思维方法。然而一些教师根本不能充分掌握数学思维方法,有的还说不出有哪些思维方法。因此,数学思维方法在教学方面被大大的限制了,使学生无法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来思考问题,这不利于学生系统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规律。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给学生以数学思维方法的指导。因为小学数学还没有那么抽象,属于基础学习,所以教师只注重运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教师没有意识到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意义,以及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产生的重大影响,忽视了数学思维方式在学习中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对教材内容进行讨论,还要用数学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教师没有明确的关于数学思维方法指导,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而不能明确数学思维的方向,这就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数学思维能力,阻碍了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结合现实,促进思维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现实的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在想象和实际情况中做问题,因为有些题目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做这些问题时,应该考虑到现实生活的条件,一些局限性等等。如果所做的与现实生活接近,也应该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差距很大,反思在提问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错误。结合实践,帮助学生避免思维的空洞,帮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改革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改革是开展合理教学方案并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条件,在进行传统的教学活动时,教职人员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和解题能力,没有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较为抽象的教学要求无法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所以导致教学人员和家长的关注力度不足。在这种状况下,教职人员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改革,而学生也需要明确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重要内容,在学习时掌握属于自身的学习动机,教师也应当在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基础的乘法口诀表的学习中,教师不仅仅仅需要关注学生对于乘法表的掌握和记忆状况,而是需要对乘法表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巧妙形象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表的形成原因,这样相较于单纯的记忆来说效果更为明显,学生也能够更为良好的理解乘法表的内容。
(二)设置问题情境教学,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通过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使学生更好地养成数学思维能力。虽然小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究欲望比较强烈,但受学习经验及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其在理解与接受数学知识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生实际特点的了解,设置形式多样、内容有趣的数学问题,使其在问题的引导下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实现自身数学思维的有效锻炼。例如,教师在开展“正方体与长方体”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学工作时,可以鼓励学生回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物体,并仔细回忆这些物体的边与面。在相关数学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更主动地探究物体的特点,从而增进对该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增强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当下的教学环境,数学思维方法被需要广泛运用,才能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和解决问题,才能利用数学思维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进行专项训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有规律有逻辑地思考问题建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2019,8(42):123-124.
[2]马宪州.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449-450.
[3]翟玉祥.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8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