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娟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伊顿海逸外国语学校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落实,使得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已经不在新线,通过不同课程之间的互相渗透,方便了教学过程,也能够让学生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在知识的学习上,不再是单一孤立,而是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不同的学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本身就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通过二者的整合,可以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这些事物,也能够用科学的思维去理解数学知识。这样,实现两门课程的不断互补,进而提高综合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科学;教学;整合
前言:
数学一直以来都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为数据的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保障,自然科学和数学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通过科学手段也能够为数学提供一些可研究的内容。教学大纲中也可以看出,科学并非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和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运用科学思维在数学学科中学习能够实现学科知识的融合,更好地解决问题。面对学科之间的融合,不能够单凭一个学科教师来完成教学工作,需要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交流,不断的探究,找到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1.小学数学与科学课程之间的联系。
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并非完全独立,可以互相联通。对于科学课程而言,测量是基础的实践手段,通过一些测量方式能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一般的测量包括长度、时间、温度等,在这一过程中,并不可避免的会运用到一些数学工具,例如在测量长度时会用到数学工具直尺,正确读取直尺上的数值。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相结合,能够确保数据更加准确,也为后续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在科学实验的进行过程中也会运用到一系列的方法,例如对于各种实验数据的统计需要通过表格来汇总,而表格中数据的分析会用到一些柱状图,折线图或者是饼状图,科学课程之间会有数学工具加以应用,能够确保二者相互渗透。对比小学数学和科学的课程标准,可以看出二者极为类似,例如都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从多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教材中,数学和科学课程中都有一些数据测量和记录分析工作需要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并且通过一些图表的方式来记录和分析这些数据。例如科学中的质量与数学中的千克单位、科学中的气温与数学中的数据整理等。科学和数学学科的关系极为紧密,在教学中可以相互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2.小学科学知识在数学课程整合中的体现
2.1数据
小学科学教学中以基础性的实验为,这些实验过程需要学生记录相关数据,而对于数据的读写和记录则需要用到数学知识。例如,在数据记录时会用到不同的单位或者是数学概念,包括m、min、s、℃、长、宽、高等。
2.2数学工具
在小学科学课程实践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数学工具,例如在测量温度时,用到温度计、测量长度时的米尺或直尺、测量质量时的天平等。这些数学工具的使用让科学实践过程更加合理。一些常见的数学工具包括米尺、直尺、三角板等,可以在科学测量中有效的应用。
2.3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题的常见方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同样可以适用,例如观察一天内的温度变化,可以利用数学的折线统计图加以记录;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借助表格来统计,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的记录统计或者是数据处理时的四舍五入,都可以运用数学方法来完成。
3.小学数学与科学教学的整合建议
3.1创设科学情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科学情境,将科学与数学课程结合起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和科学尽管是两门课程,但是二者并非是相对独立的关系,其内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时,尽管学习不同的学科,但是需要找到这些学科之间的共通之处,竟然在学习中不断的融合。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科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来更好地理解科学信息。在小学数学中学习一些方向之时,教师可以将其与科学课程相结合,通过科学课程中的实践,让学生到不同的位置去辨别方向。设定情景“为了展开科学探究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去到森林里面采集标本,观察植物的特点”,在此情景下,学生需要跟随教师的脚步进入到森林中,除了采集样本之外,还需要保证自己不掉队,那么就需要辨别方向,在采集植物时发现自己的正前方有需要的植物,东方是自己的带队老师,北方是自己的好朋友,西北方向是xxx小伙伴,东南方向是自己小组内的成员,在完成植物标本收集之后,去东方找带队老师,注意安全。这一过程就是创设了科学情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方向和位置信息,学生改变了自己的方向,那么相应的自己对应的目标方向也会发生改变。就是可以结合教学实践改变学生的方位,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位置和方向。
3.2设置探究问题
小学科学与数学知识之间本身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探究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找到课程之间的联系,也能够让学生将生活与教材上的知识相融合,真正的在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设置探究问题,分析植物种类。让学生在校园内自己探索,认识不同的生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校园内的一片土地,确定自己的探究区域面积,借助面积公式来选择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区域来计算面积,运用米尺来量取不同的长度。然后找寻该区域内的植物类型和具体的数量,通过表格的方式加以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数学概念,让学生了解到植物种类的多样以及校园内常见的植物。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学生可以更为形象的去理解这一问题。同时,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相互补充,能够让学生在进行科学调查的同时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科学问题。
3.3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与数学知识,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科学教师和数学教师需要对于知识点进行充分的研讨,找到二者的融合点,并且作为切入来展开教学。教学过程,无论是科学老师还是数学老师的开展,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共同来完成问题。例如,在质量称量时,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布置每个小组的任务,从最初的选工具开始,到后续的数据记录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以及整体的检察人员等等。其中,甲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工具,根据称量质量的物体不同,可以选择天平、电子秤等;乙同学可以记录数据;丙同学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丁同学可以检查整个过程,包括选择的工具是否合理、记录数据是否遗漏了单位等。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完成质量的称量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既是完成了科学课程的要求,也运用了数学知识在其中。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与数学课程联系极为紧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数学知识让科学课程更加准确,尤其是对于一些探究性实验的结果,记录更加清晰。这就需要在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工作中结合知识上的联系,更好地实现两个学科之间的整合,让学生能够系统的学习知识,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竭.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探析[J].教育革新,2020(07):42.
[2]翟祎,代丽丽.基于“每日一题”群的小学思维数学训练的研究[J].才智,2020(19):81-82.
[3]王利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54):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