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康厚熙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将更多的关注投入到教育活动当中

         康厚熙  
         重庆市大足区双路中学 4009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将更多的关注投入到教育活动当中。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进行尝试突破,积极创新先进且高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在此基础下,分层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欢迎。
         关键字: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有效运用、积极意义
         引言:分层教学方式,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学生不同的特性将其划分成不同的等级,针对这些等级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可以说分层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是依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为学生量身制定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分层教育法一经提出,就获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关注和支持。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从分层教学模式出发,以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为例,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采取分层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并且提出了几条相关的举措,希望能够为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提供创新思路,促进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一、从学生差异入手,科学分层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来提升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时,初中的数学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分层的标准并不是随意而定的。对学生进行分层,这一环节可以说是分层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的是,分层的标准并非单一的,在分层的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具有多样性,教师不可以只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进行简单的划分。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初中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的学习经历有所了解、明确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数学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以及数学学习方法上的不同;根据了解到的这些信息,数学教师可以进行综合考察,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发展,将学生合理进行分层。
         二、从教学目标入手,合理划分层次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分层过程当中,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即依据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主要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学习能力较强、具备扎实基础的优秀学生;学习能力一般、数学学习基础也一般的中等学生;学习能力弱、数学学习基础严重缺乏的末等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依据这三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差异以及大纲上的教学要求,来对教学目标进行划分。


         例如,对于优等生而言,其各方面的数学综合素质较高,所以在要求其掌握大纲的基本内容后,教师还可给其额外制定教学目标,要求其灵活运用教材知识,自主探索教材外所遇到的难题;对于中等生而言,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其制定的教学目标为掌握大纲上的基础知识,并且可以稍微拓展一些课外知识;对于末等生而言,其学习目标为,想办法掌握大纲上的基础知识即可。
         三、从课后作业入手,合理划分层次
         分层教学活动并不只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来实施的,教师也可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分层教学活动运用于学生学习的每一环节,例如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程度,来对课后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度有所区别。
         例如在讲解到初中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这一章节的数学知识点时,数学教育工作者可观察不同层次学生对这一章节知识点的具体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其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更偏向于对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课外练习和灵活运用上,让学生可通过课后作业来拓展自己对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章节知识的了解,加深这一章节的学习内容;对于掌握程度一般的学生,教师课外任务的布置内容可偏向于对教材知识的运用上。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大量的习题来加深学生对这一章节知识的练习,通过练习来熟练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点;对于掌握程度较差的学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重点可在教材相关概念的理解上,教师可通过课后作业让这类学生加深对课本上基础概念的理解,明确课堂学习的内容。
         结束语:分层教学不仅仅能适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其还可以贯穿初中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所以初中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要从自身出发,对分层活动进行合理的设置,将分层理念融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合理引导学生在每一环节中通过分层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数学综合素质。从而使得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也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以上便是笔者对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分层教学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总而言之,分层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是顺应时代和潮流的发展,并且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韩丽丽.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8,0(11):132-132.
         [2]区慧英.刍议自主学习模式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以《二次函数中三角形面积最值的问题》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0(7X):244-245.
         [3]李雪迎.SOLO分层理论在初中数学定理课教学中的应用举例[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下半月,2019,0(3):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