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军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213104
摘要:在新课改要求中,教师展开小学数学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基础能力,包括数学知识、生活经验等。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处都充斥着数学知识。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并以此为依据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改善学生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育;情境创设;小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很重要的措施。通过这一措施,可以把数学知识融入到情境中,并探究知识的演变过程,降低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难度,最终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一措施的利用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比如联系生活、重视思考性等,接下来将对此展开研究。
一、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心理学提出,当人对所接触的物质越熟悉,学习了解的速度越快。这一道理同样适用在学习中,若学生熟悉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或者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其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会更快,且了解知识的程度更深[1]。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到日常生活,并从中获取创设情境的资源,以提出数学问题,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一问题,从而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升和毫升”这一内容时,教师要积极联系实际生活,首先,提前准备两个容器,一个以升为单位,另一个以毫升为单位;之后,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向学生展示这两个容器,并询问学生的看法,有的学生会提到,两个容器差距比较大。然后,教师鼓励学生讲一讲自己在生活遇到的或者使用的容器单位是什么,学生会讲到,一般矿泉水瓶上标志的单位是毫升,若是桶装水则单位为升。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清楚地明白两个单位间的差距,并增加学生的熟悉感,也会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很容易地接受1升等于1000毫升的知识点。
二、针对教学重点创设教学情境
就教学情境而言,其可以服务于教学活动。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心理以及知识情况,也要结合教学的难点、重点内容,之后深入现实生活获取与其接近的情境,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继续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以获得解决措施。
例如,在学习“可能性”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学习情境,即有9个一样的球,其分别写有1-9的数字,在其中选择4个出来放到盒子中,并保证下述条件是成立的:(1)任选一个球,其一定为双数;(2)任选一个球,其可能为双数;(3)任选一个球,不可能为双数。
借助这一教学情境,学生理解了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确定性的概念,还理解到借助改变条件的方式,可实现不确定与确定事件的转换,从而完成教材要求的教学目标,并帮助学生掌握这一节的课程的重难点。
三、结合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而言,其核心是引起学生注意,并促使其深入思考,以增加学生的数学思考量。换而言之,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2]。为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重视问题的思考性,以为学生创造思考空间,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相关内容时,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性,尤其是在推导面积公式时,教师可以给出3个问题:(1)基于长方形面积的公式,如何获得平行四边形面积?(2)在数学教材中,沿平行四边形高剪开的原因?(3)完成转化后,平行四边形的高、底两项元素,在长方形中扮演了什么元素?之后,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三个问题,既要掌握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间的面积转换关系,又要探究剪开平行四边形高的原因,最后就可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格式:S=d×h。借助这一问题情境,可引发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思考,并知晓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最终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理解其含义。
四、结合趣味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加强学生对方法的了解,还要重视学生在价值观、情感等方面的体验。布鲁纳曾提出[3],对所学知识拥有兴趣,是展开学习的最好刺激。为此,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饱含趣味的素材,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刺激其继续探索下去。
例如,在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一内容时,会涉及有余数的除法。对此,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截取一些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余数为“0”的含义,并分析余数不为“0”的内涵。如引入《熊出没》中的有关人物,即熊大、熊二、光头强3个人,共有15个苹果,如何分给3个人;若苹果为20个,如何分配;或者共有14个橘子,如何分给3个人。在了解被改动的题目后,学生将展开讨论,并串联新旧知识点,以更好地理解“余数”名词,同时完成知识迁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小学生而言,其一般好奇新鲜事物。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了解学生的特点,并制定科学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有效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分析数学问题,最终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教师要善于反思,并重视思、实、趣等因素。
参考文献:
[1]占俐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J].新智慧,2019(15):71-72.
[2]王振奎.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8(47):55-55.
[3]徐巧英.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J].东西南北:教育,2018(21):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