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启飞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
摘要:高中数学的难度加大,教师的教学形式应该进行积极的转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使学生乐于主动探索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鉴于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需求,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科学应用情境教学法,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法;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随着新课改的施行,经过大量教师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得到了许多教师的认可。身为高中数学教师,要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把情境教学法科学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然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数学学习。结合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本文提出了一些情境教学策略。
一、数学课堂可以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生学到数学知识关键是要拥有数学思维,学生只有具备很强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学好数学知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培养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这样有利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指数函数》这部分内容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这样设问: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所得细胞的个数y与分裂次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怎样的呢?比如y = 2的x方,y = (1/2)的x方这类函数和之前学过的函数区别在哪里?然后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努力思考最后得出指数函数的定义。接下来,数学教师就引导学生通过列表、描点、连线这几个步骤,让学生在同一坐标系中做出了y = 2的x方,y = (1/2)的x方的图像,这样学生就发现了指数函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然后,教师在课堂顺便训练了学生,让学生加强习题练习,以便于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课堂最后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指数函数的解题规律做了总结。教师通过问题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望,然后数学教师通过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一方面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数学教学可以通过直观情境启发学生兴致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可以将抽象知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直观演示给学生。身为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直观情境来开展教学工作,这样就可以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函数y = A sin(ωx+φ)的图像》这部分知识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物理学中简谐振动中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x变化关系的图像和某次实验测得的交流电的电流y随时间x变化的图象呈现在课堂教学中,然后由直观的物理图像,教师就引出了函数y = A sin(ωx+φ)的图像,这样就启发了学生们对函数图像研究的兴致。后来教师用几何画板,与学生们一起探索了参数A、ω、φ对函数图像的影响,教师通过具体的习题练习检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情况,同时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更加深刻。教师通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直观情境教学法启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达到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数学教学可以借助合作情境调动学生主体性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在了数学教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多数教师的认可并且教学效果显著。身为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需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教学的方式,这样就能够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在合作学习中他们能够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的主体性,有利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例如,讲解《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这部分知识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且在黑板上写下函数习题,然后教师让小组之间竞赛,这样就让学生在合作竞争的作用下知道了函数的定义。而后,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对函数的应用做了呈现,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了解函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教师通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情境教学法,突出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学生的团结意识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也明显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身为高中数学教师,要懂得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价值,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他们就会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们在不同风格的教学课堂中能够被调动起学习的动力,学习起来进步就快,这就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采用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策略,能够彰显出教师的进步理念,能够发挥出教师的教学优势,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提升了学生们的数学学科素养,能够为学生们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志勇.高中数学可视化情境的设计原则及实施路径[J].数学通报,2019,58(03):15-19+24.
[2]朱立明,胡洪强,马云鹏.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生成路径——以高中数学课程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8,27(01):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