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红霞
广东省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
摘要:在全面素质教育教学的改革过程中,音乐教学也在其中占有绝对的分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各种各样的乐调和音乐种类汇聚一堂,为学生带来一场音乐的盛宴。通过音乐的学习,不断的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能够不断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在音乐的学习中学会调节情绪,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精神和状态。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人们迫切要求基础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开始启动。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课程 内容标准 课程改革
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快速的发展,国际之间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之下,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对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全面素质教育的改革开展之下,对音乐课程进行适当的改革以及教学内容上的调整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政策和措施。在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教育发展之中,对于音乐课程改革政策的分析和教学内容的调整的补充也可以让学生们快速的感受到改革的变化,帮助老师更好地开展音乐课程,为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音乐课堂环境。
一、在感受与鉴赏之中分析音乐课程改革
一切音乐学习活动都是以听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因此,以听为主的感受与鉴赏成为整个音乐课程内容建构的基础。随着文化多元化与商品化,音乐的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大,种类不断地增多,流行音乐、广告音乐、商业音乐充斥在整个社会音乐文化中。因此,学生要“听什么”成为了学校音乐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教师应根据需要适当地将包括流行音乐在内的不同音乐种类引入音乐课堂教学,通过感受与鉴赏,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学生学会选择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如何听”。大多数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喜欢“听而不闻”。
1.对音乐作品中音乐情感与情绪的感受和鉴赏。音乐是情感的载体,人类运用音乐符号体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音乐进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表达与生成的过程。音乐情感情绪的内容有欢快的、激动的、悲伤的等,音乐情感情绪的表达有抒情的、宣泄的、交流的等,只有用心去贴近和感受音乐情绪情感,才能获得深刻的音乐审美体验。
2.对音乐作品中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感受与鉴赏。音乐的体裁和形式丰富多样,如奏鸣曲、摇篮曲、进行曲等,对音乐体裁和形式的鉴赏涉及对音乐本体的感知和辨别。
3.对音乐作品中音乐风格与流派的感受与鉴赏。音乐作品中的音乐风格和流派有古典的、浪漫的、民族的等,对音乐风格与流派的感受和鉴赏,往往需要对其历史背景、人物、文化等进行深入了解,因而对学生的要求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听觉审美上,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整体的审美。
二、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之中分析音乐课程改革
1.演唱教学。其中又包括有表情地演唱、演唱技能、对演唱的评价、背唱歌曲、嗓音保护、合作意识的教学目标。
2.演奏教学。在中小学课堂中,演奏主要指各种打击乐器、竖笛、口风琴、电子琴等演奏教学。而民族乐器、西洋管弦乐主要是在课外进行。
演奏教学包括演奏技能、音乐表现、合奏能力、音乐评价等内容。
3.综合性艺术表演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有: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舞表演、音乐剧、简单的歌剧片段表演、简单的戏剧片段表演、简单的曲艺片段表演、艺术评价等。
4.识读乐谱教学。与前三项实质表演内容相比,识读乐谱是辅助性的音乐表现教学内容,是作为音乐表现基础的学习。识读乐谱的教学内容有:认识、表现各种节奏符号、模唱乐谱、视唱乐谱、认识常用音乐记号等。
三、在音乐探索与创造之中分析教学内容的调整
1.探索音响与音乐。探索音响是指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各种声音的活动,自然界声音现象如风声、雨声、雷声、鸟鸣、虫鸣等,日常生活声音现象如机器声、钟声、打字机声等;探索音乐是指探索各种声音的音乐属性。
2.即兴创造。即兴创造有两类:一类是综合性艺术表演性质的,用适当的速度、力度表现成语、短语、诗歌,用即兴动作表现歌曲、乐曲;另一类是音乐创编性质的,如即兴编唱或即兴演奏,依据音乐内容即兴创编。
四、在音乐与相关文化之中分析教学内容的调整
1.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音乐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和功能,如礼仪音乐可以经常在节日、庆典中听到;实用音乐经常用于广告、健身、治疗等活动;而背景音乐则经常可以在餐厅、影视作品中接触到。
2.音乐与姊妹艺术。姊妹艺术包括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各类艺术,音乐与姊妹艺术的教学,通过将这些姊妹艺术结合构成以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教学课型,从而体现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如舞蹈动作配音乐节奏、用色彩图案表现音乐等。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音乐教学中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如语文,地理,历史等的结合,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可以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更有利于音乐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如音乐与语文结合,可以以诗配乐;音乐与历史结合,可以了解音乐所产生的语境等。
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从外部环境看,是在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是对国际音乐教育新思想、理念、方法、内容的吸收和借鉴;而从内部环境看,其核心内容就是课程的改革,改革以往课程中不合理的因素,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建构符合学科规律和时代需求的新课程标准。因此,学校音乐教育改革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动态和国内课程改革趋势。
结语:音乐课程的改革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们全面的素质发展,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特定的社会变化之际,有效地应对改革措施,制定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都可以让学生们在音乐的学习中快速的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在音乐中的发展变化。通过对于音乐课程的改革和音乐教学内容的调整也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不断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让学生能够自由的翱翔在音乐的天堂之中,以音乐为福祉,以音乐为尊,在音乐的知识海洋中不断地探寻属于自己的艺术气质,培养自己的艺术气息,让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行为的变化》.《人民教育》2001年第12期.32页
[2]《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录像课评选一等奖教学设计》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38-43页
[3]【美】大卫.w.约翰逊、罗格.t.约翰逊、卡尔.a.史密斯;《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刘春红、孙海法编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11页
[4]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东方出版中心.上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