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高伟
[导读] 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物理太难学不好懂,究其原因,不过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罢了

         高伟     
         辽宁省北票市第七中学
         【摘要】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物理太难学不好懂,究其原因,不过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罢了。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学生在学习中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主动、积极、愉快地学习。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自然、生活的物理认识的过程,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和和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兴趣。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只有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是作者在此方面进行的几点探索。
一、利用实验激发兴趣:
         以有趣的实验来引入新课,不仅能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一开始就获得感性的认识,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好教材内容奠定基础,而且能把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引导到对物理理论的学习上来,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例如:教热传递时可先做一个“试管煮鱼鱼照活”的实验;在学习大气压时可做一个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而球不会掉下去的实验。通过一个个趣味的实验中产生的“奇迹”,会引起学生不时的沉思,评论一番,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关心这些新奇的内容,就会由奇怪、意外转为喜爱,不知不觉地走进知识的海洋。又如在讲家庭电路,给学生介绍火线与大地之间有220伏的电压而零线是接地的与大地间无电压时,我们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手直接去接触零线。很多学生都会为老师捏一把汗,但结果老师却毫无伤害。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通过设疑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旧引新,精心设疑,诱发思维,点拨思路,提问应提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获取新知识。1、联系实际:物理教材中所学的知识,不少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能使学生明确到这一点,则新课的知识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例如:教《密度知识的应用》时,老师可拿出一条金项链或一个金戒指,问学生这是不是纯金的?18K金或24K金到底是什么意思?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方法有多种,但有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就是学好本节课的内容。2、利用故事:听故事对于绝大多数初中学生来说是一大乐趣。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有的学生背诵十遍还不一定能记得牢,而一个有趣的故事,只要听一遍基本上就能较完整地讲给别人听,所以通过讲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问题。例如:教《密度和浮力》时,可用“辨别真假皇冠”故事引入。3、利用悬念:讲“摩擦”时,可提一个问题,把一只大约一吨重的石球放在地上,一只蚂蚁能否推动它?学生对这个问题感到非常新奇,试图能回答其所以然。4、制造矛盾:例如:在讲“力的合成”时,先问学生:1+1=2一定成立吗?让学生猜测。当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无法对以上现象做出合理解释的时候,便会产生急于探求新知的愿望及兴趣。


         三、改变教法激发兴趣:
          教师要熟悉各种课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适时地变换教法,使学生对物理老师有崇拜感,对物理课有热情,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能脱离教材而进行,应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各种“调味品”;a.插图。物理教材中有几百幅直观、幽默的插图。如冷水烧开水、飞行员抓子弹、海市蜃楼等,它把各种奇特的物理现象、自然现象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引发其学习的兴趣。b.阅读材料,教材上编选了一些物理史上的轶闻趣事,象牛顿吃鸡、安培追“黑板”等,利用这些材料可进行思想教育和学法教育,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c.知识内在的趣味性,象光学中的成像、大气压与液体的沸点、美妙的磁感线、勤俭的电磁继电器等神奇内容本身无不对学生产生极强的诱惑力。d、善于利用学生想得到表扬的心理:鼓励学生去观察、动手实验,记录各种现象、数据、发掘出有待探索的问题,为进一步的思维提供依据。对学生的成果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有获得成功的快感,学生会在高兴的气氛中把所学物理这一艰苦的智力活动由好奇、趣味转化为喜好、热爱、追求,自觉地探索,并让优生带差生,进行互帮配合,使优生“飞”起来,中等生“跳”起来,后进生跟上来,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提出探究问题激发兴趣
         ???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勤于动脑,积极思考,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主动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和有步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呢?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一般而言,物理探究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 1 .结合教学任务有意识设计物理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比如:在学习某些内容时,教师可以演示相反的实验,促使学生产生奇怪的想法,教师顺势导出新内容。
         ??? 2.为了推动学生深入学习,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对某一关键问题引导你学生积极探讨和深入思考,以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比如:在学习某些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生活长常见事物进行演示,引导学生猜想,引导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学生在亲身实践,发现矛盾之处,教师要引导他们主动分析,勤于思考,从而加深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比如:在学习某些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的不同现象,引发学生好奇心,再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剖析问题根源所在,从而帮助学生加深物理知识。
         ??? 3.物理教师要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智力水平。比如:在在讲解某些内容时,让学生主动实践,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主动发现问题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进行启发和点拨,,充分发挥语言的启发性,教师和思想紧密联系,贴近学生接受能力。在只言片语中将学生引入知识海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事例,在轻松活泼中解疑答惑,发展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有力、最稳定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只要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物理太难学不好懂”的现象就不会存在,教师的教学效率就会被极大地提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