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娇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级中学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充分展现出自身真实想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 教学方法
课堂提问是当前学校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关注着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成为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充分展现出自身真实想法。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提问,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紧跟教师的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来谈一谈课堂提问的一些小技巧。
一、数学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标
要使学生具有独立创新思维的能力,就必须给予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课堂提问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以便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服务。课堂教学的提问应该结合教学目的,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课堂提问切忌分不清教学内容的主次轻重,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要做到有的放矢,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体现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思维方向,避免随意盲目,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垂线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1)哪几条直线之间相互垂直?(2)怎样判定两条直线是否相互垂直?(3)怎样分析这个定理的假设与结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这个结论?这些问题的设置旨在检查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和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果教师仅仅是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可以设置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如果教师要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则可设置不同答案的问题。不同答案的问题要求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二、合理设置问题,将问题面临全体学生
为提升课堂提问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合理设置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特点的数学问题,增加问题的趣味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到教材的内容,了解到数学的基本理论内容,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于提问教学,教师要将问题设置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实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获得充足的思考时间,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改进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创设出全新的教学方案,鼓励学生主动加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提问环境,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敢于探究、勇于探究、乐于探究数学问题。教师要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循序渐进的提出问题,注重每一个问题的深度,注意问题提出的层次性,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新的知识内容。
四、课堂提问要把握合理的深度和难度
课堂提问要有适当的深度和难度。课堂提问适度性应包括两个方面:(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把握提问的时间和频率,课堂教学中不能总是不断提问问题,那样会造成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冷静有效地进行思考,反而会破坏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性,但是也不能没有问题,那样的课堂毫无生机,营造不出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氛围。(2)问题的难度要科学适度,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设置相关问题来让学生探索思考。一个耐人寻味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所有同学的思维之弦,让学生怀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进行学习。例如,在“平面的基本性质”学习过程中,教师如果提问:“过两条相交的直线可以作几个平面?”学生能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这个问题显然没有深度,不能引起学生思考地积极性。如果换个提问方式:“过两条直线可以作几个平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就要思考各种不同情况所得到的不同答案。这种提问方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更能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但如果问题的难度较大也是不恰当的,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五、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促进问题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启发性
对于课堂提问教学模式,教师要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学策略,重视课堂提问的形式,让学生乐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欲望。同时,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时要注重问题设置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构建出合适的数学问题模型,采用新颖的游戏提问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乐趣,启发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提问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六、 提问重在课堂,更重在生活
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不全面的,因为教师不可能把每一个同学都考虑到,有的学生或许一个学期只被提问起来一次两次,甚者一次也没有。造成的后果是一部分学生不能彻底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适应了不被提问的课堂,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课下可以多了解学生生活的各方面,用学生其他方面的喜爱来引导他们喜欢课堂。例如,当讲到“立体几何”时,教师可以通过空间象限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这时候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事物来表示这个象限。例如,在提问一名喜欢篮球的学生时,可以让其用篮球来表示该空间象限,那么他可能会将这四个象限寓于一个篮球之上,将篮球自中心划分为四个部分,这种方式会既提高了其学习的积极性,也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所以,不要单纯地把教学局限于教室,教师的提问要重在课堂,更要重在生活。??????
??总之,数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含有抽象的知识内容,成为了当前高中教学的难点内容。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提问教学形式,明确提出问题的实施策略,注重课堂提问教学产生的作用,合理地设置与数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案,创设出问题情境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推进数学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