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
长沙市开福区沅丰坝中学
摘 要:农村地区学生受教学条件薄弱和学生数学基础不均衡因素影响,普遍存在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基础薄弱的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他们对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以一堂“随机事件的概率”为例进行展开,采用现代技术培养初中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数学核心素养能力,能更好的衔接高中课程,为学生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 课堂积极性
由于农村地区学生普遍存在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基础薄弱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不高,能主动发言并能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很少。为了更好地培养我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必要调动他们对数学课堂的积极性。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初中数学思维结合,让他们理解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这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们结合生活实例,活学数学、活用数学,将数学理论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小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以一堂“随机事件的概率”为例进行展开。
一、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来自于充满问题的情景。创设问题的情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究的动力。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欲,一上课,我就问同学们:“昨天天气预报说今天会下雨,请问今天下雨了吗”同学们回答我:“没有”。我再问他们,“老师手中有一张彩票,还没有刮开,你们说我一定能中奖吗?”有一个数学基础较薄弱的男同学睁大了眼睛,举着老高的手,“老师老师,我来帮你刮开,我手气好”,他一说话,引起大家得哄堂大笑,我继续问大家“我这张彩票刮开之后会几种结果呀?”,其实我们都知道要么中奖要么不中奖,结果并不确定。我能明显的感觉到平日里睡觉的同学都坐直了起来,生怕错过刮彩票的一幕。这些问通得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探究精神,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自由氛围,提供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累数学知识,学会运用数学建模等方法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何学生有一个平等互动,让学生作为探索者,老师只是引导者。课堂不是教师“满堂灌”去要学生机械的接受知识,而应营造独立求知的氛围,创造自主探索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问题,建立模型等手段去探索数学问题,让数学融入他们的生活。
这节课,其次我拿出事先准备的三个箱子中分别装有10个白色乒乓球;5个白色乒乓球和5个红色乒乓球;10个红色乒乓球.问同学们:“第一个箱子能摸出红色乒乓球吗?那第二个箱子和第三个箱子呢?”这个问题学生是很好回答的,哪怕是基础较差的同学,根据常识都能答上,使得他们能继续跟着我的思路进行新知识探索,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特点。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能加深学生对于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印象,从而使得学生对于三个事件的区别理解效果比直接讲述定义更好。
三、鼓励学生提问,引发探求的需要
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给他们想问题的空间,鼓励学生把内心的疑问大胆地提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要有意识地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让学生们去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这使得他们更有求知欲。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袋子中装有4个黄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算你们赢,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是黄球算老师赢。话音刚落,好多同学齐声说“不公平”。
我接着说:“摸出一个黄球或白球都是随机事件,为什么你们说不公平呢?”,设计游戏的目的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并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出结论:随机事件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接着他们思考可能性的大小在数学中如何计算。
四、提供合作交流,弥补探究不足
对于独立研究有困难的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合作和讨论,互教、互学、互帮、弥补探究的不足。这样学生在探究、讨论中交流,在合作中完善实现优劣互补,如探索“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合作做 20次 抛掷硬币试验,一人负责抛一人负责正面朝上的次数,然后各大组第一名同学进行统计将实验次数、正面朝上的次数、正面朝上的比例填入表格中。并且回答正面朝上的概率大约是多少。在这个活动中,全班每个同学都有事可做,并使学生合作中与同伴交流、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认知的策略,对问题的解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五、采用现代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现在农村学校的设施比以前先进不少,比如基本所有学校都采用投影或者一体机教学,不少学校采用希沃白板上课。通过引进新颖的教学手段,能将数学课用的几何、函数图象等直观快速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也避免了学生看不清黑板,老师板书潦草的不足。比如我们可以用软件或者flash动画演示抛掷硬币的情况,学生一下子就被动画吸引,计算机能直接算出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抛掷硬币的次数,比如1000次或者10000次,通过计算机可以快速模拟出正面朝上的次数,大大缩短了人为抛掷硬币的时间,也十分精确的得出频率。
六、培养中学生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数学核心素养一直是我们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重点,无论是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是解书本中的数学问题,都需要培养初中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这节课,首先在抛掷硬币之前让学生设想结果,一定有同学回答正面朝上的次数比方面朝上的次数多,这是最直观的想象,为了检验他的想象,我们可以设计实验,比如抛掷20次、100次甚至1000次实验这是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正面朝上的次数,这里体现了数学运算,对比这几组的数据,我们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得出正面朝上的频率在0.5左右浮动。由此,我们可以推理出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虽然这是一次小小的数学小组探究活动,但在这次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计算、整理数据、得出结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七、有意识的衔接高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农村学生上高中与城里的孩子成绩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平时的授课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对于高中教材中涉及初中内容要更重视,比如高中的必修三的随机事件的概率在九年级上册也有相对应的内容。在上课的开头就可以告诉学生们这是高中也涉及的知识,为高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让学生对这节课重视起来,对于优生的吸引力肯定更大。在这节课中涉及的生活中的概率计算和高中的一样,高中教材中还增加一项代数的概率,随机事件的概率这节课就为学生之后的高中数学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要活跃数学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主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培养、组织和引导,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成为一个积极的探究者和发现者。
参考文献
[1] 宗向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究[J].名师线,2018,67(30):20-21.
[2] 汤晓明.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J]. 新课程学习(中), 2014(12).
[3] 吴文焕. 农村高中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初探[J]. 新课程(教师版), 2017, 000(00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