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浅谈“广东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吴芬
[导读] 广东音乐作为民间音乐的一种形式,

         吴芬
         广州市培英中学    广州市鹤洞校区   510380
         摘要: 广东音乐作为民间音乐的一种形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岭南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袭和发扬了岭南文化“折衷中西、融合古今”精神,又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特质。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学段开发“广东音乐”课程资源,利用好课程资源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进行探讨。依托教科书,开展广东音乐课堂教学;依托校本课程,开展广东音乐实践活动;依托校外资源,开展“广东音乐”拓展活动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广东音乐、岭南音乐文化、本土音乐、传承与发展
         
         岭南音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粤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音乐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岭南音乐的重要乐种,既承袭和发扬了岭南文化“折衷中西、融合古今”精神,又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特质。
         广东音乐诞生于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形成期约从1860年至1920年。它的形成是应岭南经济开放、中西文化交流、民主革命新风;承中原、本土文化传统;吸外地音乐文化之营养;纳西方音乐之精华的岭南音乐文化历时积淀的结果。
         进入21世纪,新课改新课标走进中小学各个学科,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学习机会。在学校的音乐课程中融入广东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本土认同感,在传统音乐的学习中热爱本土音乐文化,从而深刻认识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这非常有意义。那么如何在高中学段开发“广东音乐”课程资源,利用好课程资源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这一直是我实践研究的目的。
         
         一、依托教科书,开展广东音乐课堂教学
         中学生是广东音乐传承的后备力量,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兴趣培养可以使广东音乐进入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状态。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的教科书中,就有广东音乐的内容。利用教科书,从课堂教学开始,讲授广东音乐。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网络信息,查找 “广东音乐”相关知识,制作PPT,并进行展示。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与教师的启发性引导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广东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本土认同感。
         (二)课堂教学
         广东音乐是我国传统民间器乐丝竹乐的一个乐种,节奏清晰、旋律流畅活跃,以装饰音群构成习惯音型,形成一种轻快活泼细腻缠绵、流畅动听的音乐风格。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广东音乐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征,了解主奏乐器音色的特点。如《娱乐升平》的鉴赏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自身的专业技能,让学生找出骨干音及装饰音群构成的习惯性音型,了解广东音乐的旋律风格特点。演奏家们在演奏广东音乐时,会有即兴表演及加花装饰,这就是广东音乐赋予的音乐魅力。


         
         二、依托校本课程,开展广东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教育承载着音乐文化传承的责任,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体现音乐教育的价值,必须有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工作,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适于课堂教学的学科体系,便于在音乐教育实践层面的操作。让优秀的本土文化良好地传承下去,理应成为岭南地区校本音乐课程开发与利用的重要内容。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品质,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为开设广东音乐校本课程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和理论学习或拜访广东音乐专家提高学术认识,为广东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校本课程的利用
         广东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生成性,利用校本课程,发展学生的音乐个性为目标指向,使广东音乐校本课程与学生传统音乐修养的紧密结合。教师根据学生演奏的乐器形成演奏乐队、社团,选择合适的广东音乐曲目,进行合奏、重奏或独奏等不同表现形式的训练,引导学生进行作品二次创作,学生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能力,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增强了学生对本土音乐自豪感。
         
         三、依托校外资源,开展“广东音乐”拓展活动
         作为民间音乐的一种形式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音乐,是岭南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端与传承主要依赖民间的文化土壤。学校可利用校外资源、社会资源,组织学生拓展活动,学习广东音乐,了解岭南音乐文化,拓宽传统音乐文化视野,为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本土音乐文化奠定了基础。
         (一)到广东音乐艺术中心和沙湾广东音乐馆参观学习
         广东音乐艺术中心作为全国第一个专门研究广东音乐的艺术中心,会定期举办培养广东音乐接班人培训班。沙湾广东音乐馆一直以“广东音乐之乡”著称,是广东音乐的发祥地。让学生到这些场所参观学习,感受广东音乐在民间形成发展的历程,激励我们新一代学生的奋进,我们更需为之努力。
         (二)到高校去参观学习
         在广州的高校中,大家对包括广东音乐在内的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视已形成共识。如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于2017年11月开馆,岭南音乐馆承载着新雅的岭南都市琴文化,开放活泼的乡村俗文化,将古代中原与本土先民融合的动人故事,用歌乐、戏乐、舞乐与器乐的非遗形式,展现出来。组织学生到星海音乐学院岭南音乐馆参观学习,可以了解到岭南音乐的种类、发展情况,岭南多元音乐截然不同而又互养共生、龙凤共鸣的多重文化品质,拓宽学生的视野见识。
         
         结语:
         广东音乐深深根植于岭南音乐文化中,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与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广东音乐与其他文化艺术一起蓬勃发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被广东音乐的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在传统曲目中,《雨打芭蕉》、《鸟投林》、《春郊赛马》等作品,生动形象地模拟了大自然中的声音,表现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平湖秋月》、《晚霞织锦》等作品则寄情于物、直抒胸臆;新创的广东音乐《珠江晴波》、《春与荔枝湾》、《云台望月》无不是在赞美家乡的山水美景,反映人们对自然景物的深情厚谊,体现人类诗意栖居的美好生活。在“广东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中,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使广东音乐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推动新粤乐的产生及传统粤乐的并行发展,广东音乐的自身个性为岭南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瑾.生态美学视域中的广东音乐[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1.
[2]卢庆文,卢瑛华.东方天籁:广东音乐[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