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1李魏 2王六九
[导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

         1李魏   2王六九
         1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店门口小学  244000    2安徽省铜陵市瑞龙小学  244000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本文基于浅谈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展开论述。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主任工作;重要性
引言
         现阶段的学生更擅长接受新事物,因此德育工作的开展应当从中小学开始,帮助学生从小就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最为合适的人选就是班主任,班主任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教给他们应该具备的个人素质。通过德育教学工作,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使学生的成长过程更有意义。
一、德育教育内涵
         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小学生思维启蒙与身心成长起到了重要影响。因为小学生的模仿意识非常强,班主任教导给学生的信息,对学生的思维成长产生了一定作用。班主任不断挖掘德育教育的潜在价值,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超标完成既定的小学教育,培养优秀的青少年。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应当将德育管理贯穿到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意识进行不断强化,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德育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育人”,小学班主任需对自己的教育管理思想进行主动改变,摒弃以往的成绩管理思想,围绕着“育人”开展各项班级管理教育活动,确保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法治意识、人格修养可以得到全面提升。
二、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当今时代的发展不同于往日,班主任应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做到与时俱进。这就需要班主任全面掌握德育知识和教学方法,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德育教学方法。班主任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避免由于盲目学习而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班主任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髙学生的思想意识。
三、不断完善班级管理的相关制度,并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
         (一)管理体系建立要具有透明性班主任在开展班委成员选择工作中应当给予学生应有的自主权与决定权。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此环节中得到有效的发展,还能够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尊重,这样不仅使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信任感不断增强,还能够使选举出的学生干部在开展相应工作的环节中与班主任之间产生默契,从而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具有透明性质的选举制度可以科学合理的在学生之间推选出最为合适的学生干部,进一步满足了学生对干部选举的相关需求,还能够使班主任提出的自助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学习环境管理共同监督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也同时是学生人格初步形成的特殊阶段,学生受到周边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就要对学生思想环境的管理工作进行高度重视,并结合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有效地配合该管理工作的实施。在此阶段中班主任可以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班级规定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约束,并运用科学合理方式方法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使班主任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思想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进一步使学生的德育素养在此环节中得到有效提高。据此,师生应当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做到互相监督,从而为学生能够在此环节中更好地进行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小学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他们的心理波动非常频繁。许多因素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影响,引起他们性格上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通过观察是很难发现的。班主任必须要通过沟通才能了解到学生的心理波动,从而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为了提升沟通的效果,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保证管理工作的公平性,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班主任要在第一时间出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学生处理这些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班主任不能一味批评学生,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这样在沟通的时候才能让学生对班主任敞开心扉,达到一个良好的沟通目的。在朋友的立场上,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心事完全向班主任进行倾诉。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可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开导,避免一些心理问题的扩大。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根据学生的爱好,有针对性地创建一些德育活动。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其中,从而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例如,许多学生都对当前的社会热点比较感兴趣。为此,班主任可以把这些热点事件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对这些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开展更加高效的德育教育。
五、德育管理评价机制优化
         为很好解决小学班主任遇到的问题,应当对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评价机制进行一定优化改进,如给予班主任关怀与尊重,对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开展过程性评价,即小学班主任开展日常班级管理时,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作为阶段性评估。通过将班主任构建的班级文化、学生综合素质、师德体现、育人效果、师生公共关系等信息进行综合考量,客观严谨的对小学班主任作为评价,及时指出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时督促班主任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断提升自我综合实力,保障德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贯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习实力。
结束语
         大力发展中小学素质教育变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德育教育的理论知识,并将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有效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化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世锋.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17-218.
[2]黄金奋.心理沟通与小学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的关系及落实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49-251.
[3]刘娉洁.关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渗透[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