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张旭光
[导读] 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迎来了全新的任务、需要达成更高的要求,

         张旭光
         湖南省祁阳县第四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迎来了全新的任务、需要达成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广大的数学教师对教学策略进行改革、创新与优化,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和落实。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积极主动、勇于探索”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一定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老师必须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保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同时,老师也要更新教学理念,认真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实现教学目标,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虽然已经开始推行新课程改革,但是始终有一些教师未能意识到新课改给数学带来的意义,坚持利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在教学中始终占据绝对的主权,学生只能被动展开学习。一味地抄下教师所讲述的知识点,下课后学生只是忙着写作业,机械进行练习,无法有效巩固与总结所学知识点。此外,由于课后习题题型复杂,让学生思维变得更加混乱,不能培养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无法深入了解所学知识点,直接对学生逻辑思维产生影响。
         (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有些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无法脱离传统教学观念的约束,造成教学方法创新性不够,另外在教学当中始终坚持自己作为教学的主体,一味的为学生灌输数学知识。此种教学方法较为陈旧,不能充分满足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急需创新。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
         学生们在学习高中数学课之前,应该按照所学习的内容确定好详细的学习目标。按照所指定的学习目标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策略。另外,按照学习目标来对这个时间段里所获得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查。教师为学生们制定的数学学习目标不宜太高,要严格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性的制定出学习计划,先要让学生简单的了解部分知识点,加强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认识,之后在展开深入的介绍与拓展。比如在学习“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时,先要让学生了解椭圆的基本定义,之后教师要让学生们探究直线与椭圆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们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以及方程思想来解决。学生对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有了了解后,再为学生们拓展知识。
         (二)更新课堂教学观念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教学观念的变革。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逐渐摒弃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观念,顺应数学课堂改革的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观念。一方面,教师要将传统的“知识教育”模式逐渐转变为“能力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另一方面,转变师生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程标准下,鉴于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并借助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各种教学模式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最后,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遵循“促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三)采用微课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的学习内容抽象性明显加强,在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内容时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若是对每位学生的不同问题都进行针对性的讲解,那么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会大打折扣,教师的教学进度也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搜集和整理,针对学生的问题为学生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性的学习有效的利用微课去解决学习难题,利用微课视频的反复观看去解决相关问题,并且不会占用课堂时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同样以《指数函数》相关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班级学生普遍对指数函数的特殊点存在疑问,他们不能够对指数函数的性质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还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能够准确的将指数函数的图像构造出来。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的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并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案例分析,为他们录制相应的微课视频,学生利用微课视频,不仅能够快速的解决内心疑惑,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使学习过程更具整体性。
         (四)展开生活化教学
         新课程理念要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老师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增强了学生的亲切感,提高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学习空间几何时,有一道题,给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要求计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立体几何是高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这些学生不能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判断出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和特征,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困难。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用简单道具搭建题目给出的模型,这样,就能把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加快学生的学习速度,找到问题的答案,还能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五)运用个性化教学方法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所有的学生在学习中都应该能够获得知识增长和进步,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将教学方案的制定个性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之间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会逐渐拉开距离,接受知识的速度也不尽相同。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课堂设计时要考虑到所有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收获知识的果实。例如,教师在课堂例题的选择时,要尽可能做到梯度设立,从基础知识到进阶运用到深度拓展都要涉及,让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便于理解,让想要拔高的同学也能“吃饱”。甚至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两部分题目,一部分是需要所有同学都做的,另一部分大家自愿选择其中3道题去做即可,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相匹配的题目。如此一来,不同层次的学生全都能凭自己的能力完成课后作业,取得进步。
         总的来说,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不能一成不变,这样只会加剧各种问题的产生,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彻底从传统观念和思想中解放出来,通过上述这些途径,来推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改变与革新,让数学教学焕然一新,更具生命和活力,从而实现新课程的全新理念和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万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63-164.
[2]卜雪.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高考,2019(34):45.
[3]王丽威.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的实施[J].中华少年,2019(30):122.
[4]包浩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名师在线,2019(27):45-46.
[5]林静.有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9(26):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