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教学的有效整合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 谢飞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教育的不断深化,
          
         谢飞
          浙江省武义县第五中学  3212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教育的不断深化,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下,学生的知识学习快速发展,并且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历史是重要的初中课程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于历史教学要进行不断的创新与优化,使学生将历史学科进行深入的学习,促进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以及历史知识的增长。历史课程具有高度的趣味性,但是由于其时间节点多,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方式,从而通过优化完善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加高效,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发展。本文将通过思维可视化与初中历史、社会教育教学的有效整合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做出相应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初中教育;历史教学;思维可视化;初中历史;社会教育教学
         引言: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深入推进,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历史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对于民族文化底蕴的充分了解,同时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充分认识。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历史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历朝历代的发展都能够产生充分的认知。思维可视化是近年来教育教学中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将思维进行可视化处理,从而应用于学科的教学中,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性推动作用。将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对相关历史时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有效记忆,避免出现知识点的混淆,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思维的有效拓展。
         一、结构化的历史与社会教育教学整合
         (一)重难点梳理,教学内容结构化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知识比较繁多,同时由于历史时间与历史人物诸多,不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点的高效记忆。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对历史重难点进行梳理,从而使历史教学内容结构化。在历史教材中,除文字以外还具有多种的图表等,而通常历史重难点知识也不只分布在教材的文字中,同时在教材的表格中以及其他形式中都有分布[1]。这一点因素导致历史重点难点知识点记忆起来比较困难,而将教材中的知识进行重难点的梳理,并且将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加容易和高效。
         教学案例一:在进行初中历史课堂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从而为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梳理。在进行重难点知识梳理的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问题的提问。例如:为什么欧洲人要能够开辟出前往东方的航线?在这个问题中,即包含着两个必要条件。在学生进行相应的问题回答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教学,让学生能够明确问题的答案就是重难点知识,从而在课堂中提高注意力投入。在进行结构化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知识点与历史时间的对应处理,通过进行从古至今的顺序为学生描绘时间轴,并且时间轴线中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进行明确的标记,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通过这一教学方式,教师能够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有效处理,并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处理。通过这一课堂教方式,学生能够高效的掌握课堂重难点知识,从而使初中历史课堂学习高效化,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阶段性内容整合,阶段性知识结构化
         在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后,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内容的有效整合,并且能够将阶段性学习的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这一要求提出的原因在于历史教材的编排并非是以从古至今的时间轴严格进行编排,而是将某一阶段的重大事件进行描述[2]。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阶段性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内容的整合,将这一阶段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使学生能够将多节课堂教学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最终能够在时间轴线中表现出来。
         教学案例二:在进行初中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教学阶段结束后,由于这一历史阶段的朝代更替频繁,并且发生的历史事件较为众多,因此在阶段性学习后进行内容的整合,将阶段性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在阶段性的内容整合中,可以用表格的方式进行知识结构化的处理。通过将历史时间轴线的纵向分布,通过每一表格将历史时间、人物以及事件影响等进行整理,最终则能够使整个表格总体现出整个学习阶段的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结构化处理的目的。
         通过阶段性的教学内容以及知识的处理,能够使学生在诸多的历史事件发生中进行正确的梳理整合,通过表格的方式进行相应的知识的结构化整理,最终通过表格能够清晰地看到整个历史事件,最终则能够完成历史知识的充分学习与充分掌握。
         二、思维“可视化”与初中历史、社会教育教学的整合策略
         (一)思维转换表达,达到思维可视化
         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充分的思维转换表达,从而能够使学生的知识掌握与学习更加高效[3]。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由于历史知识多存在于教材中,而分布的形式则是形态各异,例如在教材文本中、教材的图标中等。教师应该将自身的教学思维进行可视化道德有效转换,通过示意图等方式进行可视化处理,从而达到知识的可视化要求。


         教学案例三:在进行初中历史隋朝大运河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这一课堂教学中所发生的历史知识较多,且组成的历史时间节点较多,用说教的形式难以表达思维知识,因此,教师通过示意图的形式对大运河的每一阶段、每一长度以及相关事件进行整理,最终实现历史事件发展结构的可视化,完成思维可视化的重要要求。
         通过这一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记忆与学习更加简便,教师则能够通过这一方式来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对学生进行思维可视化能力的培训,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以这一方式进行高效学习。
         (二)表格的有效应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材中知识的繁多,且时间容易混淆等原因,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表格化处理,通过表格的方式将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表达,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进行知识学习,同时提高学生的制表能力,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教学案例四:在进行初中历史屈辱的岁月课堂教学中,由于这一课堂中讲述的我国古代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诸多,通过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不能够高效记忆与掌握。因此,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制表处理,从而使学生能够对相关历史时间以及历史人物、事件等进行充分的了解与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再通过对学生进行表格绘制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这一策略提出,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都能够将复杂多样的知识点进行相应的表格处理,从而将知识进行充分的学习。
         (三)教学资源整合,学科知识结构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在历史教材中包含着全部的历史事件,而是在历史教材中仅包含着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在历史长河中,还有着许多人物、许多事件并没有被罗列到历史教材之中,这就要求着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教学资源的整理整合,从多个方面进行历史知识的补充,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全面发展[4]。通过使用相关历史学科的资料进行教材的补充,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学习印象,能够通过某一历史事件延伸出其同一时期下的历史事件。
         教学案例五: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对郑和下西洋进行充分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郑和下西洋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等,但是学生不能够反馈出这一时期所发生的其他历史事件。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将整个历史学科的知识进行结构化的处理,使学生能够对这一历史时间背景下所发生的其他历史事件进行了解和掌握。在进行这一节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沙土等教学材料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演示,并且对学生进行某一位置的地点、重大事件以及发生时间等相关知识的提问,使学生的知识掌握记忆力不断加深。
         通过这一课堂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有效拓展以及知识的结构化处理,使学生能够对统一历史时间节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记忆掌握,在后期的学习中进行有效的应用,促进知识的有效记忆。
         (四)学科间增强交流,促进知识结构化
         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同时,有部分学科中也包含着历史知识。教师在这一情况下应该增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使学生能够处于不同的课堂中进行历史的充分学习[5]。在进行历史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够以过于清楚的界限进行学科间的划分,而是通过不同的学科来使历史学科得到高效的发展。通过学科之间的交流,将不同的学科进行历史知识的结构化处理,为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教学案例六:在进行初中综合探究课的学习中,有对宗教景观的多样性进行教学的课程,而这一课程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知识。教师在这一阶段,应该重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通过增强交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充分的学习,通过对这一章节中不同的宗教的发源地、起源时间以及重大事件进行知识的结构化整理,让学生能够得到历史知识的充分学习与拓展,从而增强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增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能够使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充分学习,教师则可以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进行知识的全面梳理以及知识的结构化处理,从而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得到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6]。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教育不断深化,思维可视化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断被明确,如何使思维可视化与初中历史、社会教育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成为当下的重点话题,教师应该重视这一观念,对学生进行充分教学与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香菊. 思维可视化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教学的有效整合[J]. 高考, 2019(12):167-167.
         [2]刘金虎. 初中历史与社会\"可视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9, 000(003):38-41.
         [3]陈飞. 初中《历史与社会》有效教学的资源利用[J]. 家长, 2019, 000(003):P.82-83.
         [4]吴龙娟. 情感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新课程(中学), 2019(1).
         [5]潘萍萍. 新课改下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03):67.
         [6]吕小萍. 核心素养引导课堂教学——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 2019, 000(010):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