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力轩
乌鲁木齐市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中心 830000
摘要: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带动了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当前,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信息网络已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还不具备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世界观,很容易受社会以及网络中的不利因素影响,出现情感问题。这些问题给我们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需要我们班主任根据他们的发展特点与需求开展教育工作。本文提出了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的几种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中学学生管理中的实践做论述。
关键词:中学学生管理;实践;思考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日渐显现,导致当前的中学学生也逐渐发展为一个多元化的复杂群体,对他们的管理策略也因之不同。中学阶段的班级学生管理工作难度相对较大,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探索缓和师生关系的有效措施方法。
1要会理解和信任学生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是信任。师生间的沟通,也要建立理解与信任。要建立这种关系,主要在于教师。如果教师给予学生绝对的信任,给予足够的理解,形成了有效的沟通,这样就能够获得彼此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找到犯错的根源及解决的办法。比如,刚刚步入中学的时候,学生所面对的困惑是人际交往和独立性的培养;到了初二,容易出现早恋问题;步入初三,又面临即将到来的中考,对前途产生迷茫和恐惧。这就要求班主任对每个学生都要细心观察,时刻留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像早恋问题,有早恋问题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由于家庭关爱缺失造成的。班主任要解决这类学生的情感问题,应从家庭入手,不要指责,不要干预,对学生的情感需求表示理解,只要家校合作,给这些学生足够的关爱,相信他们就会从情感困惑中走出来。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应给予充分的理解,精神上的肯定,心灵上的劝导和安慰,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主体,而每个学生又性格不一。有的学生默默无闻,还有的孤芳自赏,有的霸气侧漏,而有的又是个性张扬,还有的温婉随和。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去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并给予他们肯定与支持,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有些默默无闻不怎么爱说话的学生可能就是一个写作能力非常强的人,而个性张扬的那个学生却能歌善舞,班主任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音乐或写作比赛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特长,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班主任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将每个学生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提升上去,让他们为自己能在这样的班级而自豪。
3制订人本化的管理目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制订人本化的管理目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是基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内心更加敏感,也更叛逆,班主任要想管理好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供支持性的外部空间。部分班主任习惯高高在上的管理模式,习惯通过固定的思维和模式判断学生的表现,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了解问题的原因,习惯批评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选择这样的管理方式,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还会导致学生更加叛逆,不服从班主任的管理,对班级中的集体活动存在排斥心理,不主动参与,久而久之,整个班级的管理质量会下降。
所以中学班主任要尽快转变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放弃传统的管理方法,尤其是这类错误的管理方式,主动以人本化的管理方式,认真分析学生的观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习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分析问题,认真倾听学生的解释和观点,在理解学生之后,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取得相对理想的管理结果,学生才能信服班主任,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在人本化管理目标的指导下,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热爱学习,参加班集体活动,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持续性的提升和完善自己。
4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针对学生的教育活动分成两种,分别是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每个学生的兴趣习惯不同,中学班主任的管理,要基于学生的个性进行管理,尊重学生的人格。班主任不能通过固定的模式或者标准评判学生,要客观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之处,承认学生的差异,优秀的学生也有短板,成绩较弱的学生也有过人之处,班主任要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而不是只围绕成绩进行评价。对学生的管理,要彰显学生地位,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和建议,在班级管理中,包括集体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内容、班级事务的管理等方面,征询学生的观点和建议,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班级的主人,这有利于班级事务的顺利开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5信息技术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首先是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现代中学班级管理中,最主要的关系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让学生愿意与班主任沟通,才能增进班主任及其他老师对学生的理解,才能推动班级管理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比如,在班会的组织上,班主任可以先用PPT来分析近期班级的管理情况,然后总结学生在这段时间出现的问题,如在自习课上说闲话,班级卫生较差,课间出现打架、斗殴现象等。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班主任可将自己在这段时间拍摄的学生照片呈现在PPT上,让学生了解班里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班主任应给学生留一些讨论和发言的时间,让学生评价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这样既能让班主任认识到班级管理制度的不足,又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其次是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家校沟通。大部分学校为了实现家校之间的沟通,都会召开家长会。但由于家长都有自己的工作,在家长会召开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家长不能亲自到场来跟班主任面对面交流。利用信息技术,通过QQ群、微信群等加强家长和班主任的沟通、交流,就能解决家长工作忙、不能参加家长会的问题。另外,班主任要及时向家长发布班级管理工作的情况,在和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分析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不足,积极听取家长意见,制定双方都同意的管理对策。此外,通过这些沟通渠道,班主任还可以将学生在学校的照片发送给家长,如运动会竞赛的照片、班级活动的照片、演讲比赛和歌唱比赛的照片等,让家长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分享学生的成长与快乐。
结语
总而言之,纸上得来终觉浅,中学学生的管理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作,只有深入进去,才会掌握实际情况,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形成策略,由走进去到走出来,几个周期的循环,就会成为管理的行家里手,还会体会到有效管理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边秀梅.试论中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J].才智,2015(3):12.
[2]邱六英.关于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探索[J].学周刊,2014(5):22.
[3]刘金华.浅谈人本思想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35.
[4]胡丽斌.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剖析[J].高考,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