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也要妙趣横生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宋佳
[导读] 计算教学常常让老师和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宋佳
         宜昌市青岛路小学,443000
         计算教学常常让老师和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单一的教学模式总是让学生提不起兴趣,课堂也是死气沉沉,掀不起一丝涟漪。
         计算教学的一般“套路”是以情景引入,然后学生找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就是各种计算方法展示。学生对这一套路已经百吃百厌,首先引入的情景很多是照本宣科,脱离了他们的实际生活,根本就吸引不了这群“挑剔”的孩子,再者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会算为什么还要听课,有些方法看起来那么复杂又为什么还要讲。
         然而,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关于《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致国民的一份报告明确提出:“今天一个其数学本领仅局限于计算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可奉献于当今的社会,因为廉价的计算器就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所以,在当今的计算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学会计算,而更要注重让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主动参与到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去。那么如何将计算课上得更有趣、更高效就变得尤为重要,值得每位数学老师深思。
         一、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
         因为计算的枯燥性这一特点,我认为计算教学更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知经验,创设合适、有趣的活动情境来引入教学,使计算能融入现实生活中,而不是生搬硬套教材中的情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这些有价值的数学活动中,感受到计算在生活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计算的兴趣。尤其是低中年级段的学生,他们更多地关注“有趣、新奇、好玩”的事物,因此在情境的创设和呈现方式上更要体现趣味性,如比赛、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
         我们在平时的计算教学中也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数学家的故事,积极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加法运算定律的时候可以讲数学家高斯的故事,然后引出了“1+2+3+…+100=?”这道题目,告诉学生,高斯在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能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算出这道题的结果,你们能做到吗?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被点燃了,从而为应用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高效的探究环节
         计算课本身比较枯燥无味,需要进行反复操练,如何让学生喜欢计算课呢?除了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还需要老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将抽象的内容生动化,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感受计算的乐趣。
         在独立思考、探究算法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计算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有了自我展现的空间,他们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
         三、设计多样化的练习方式
         在传统的计算教学理念中,教师总是将题海战术作为巩固计算训练的重要方式,但这种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练习让学生对计算失去了兴趣,甚至对计算产生抵制的情绪。所以,在巩固计算教学时,我们应设计、开展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增添计算练习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
         四、有效结合算理与算法
         计算教学离不开算理与算法的理解,如何在抽象的算理和直接的算法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两者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呢?我想结合我在教学中的两个案例来分析。
         新课标中强调“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多样化的算法应作为计算教学的一大亮点,学生呈现的各种不同的算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而应该组织并引导学生对各种不同算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最优算法。
         算理给计算提供了一个精准的思维方向,确保计算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而算法则是以算理为基础,在计算中,正确的算法能帮助我们快速地完成计算,提高计算的效率,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在教学计算时,我们要充分引导学生感受计算的重要意义,很多问题涵盖计算却又不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解决的,估算就是这样。如果我们的计算教学能妙趣横生,何愁学生学不好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