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柔佳
浙江省东阳市横店小学教育集团南上湖校区 322100
摘要: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虽然行为习惯不是德育的全部 ,但却是德育中最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是学校德育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进行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对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作为中小学的德育的主体工程,贯穿于德育教育的全过程,在教育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细节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扎实有效的进行学生习惯的养成,促进德育评价新模式的形成。
关键词:德育;新模式;细节养成
一、深化素质教育,完善德育新内容
在深化素质教育,完善德育新内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在政治教育方面,教师应该在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开展丰富的课堂内容,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方向。从思想教育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任务。从道德教育方面,教师要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利益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为目标,更加关心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与关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道德法制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普及更多的法制教育和法治精神,让学生更加注重法律的重要性。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学生形成良好德育素养的培养者,教师的教育决定了学生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是学生形成和学习德育的一个过程,作为教师要深化素质教育,从多方面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良好德育的形成。
例如在《法制教育》的课堂上,利用素质教育改革,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的德育教育,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哪些事情是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哪些事情是,让学生分组作为法官对事件进行判断,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德育实施新方法
培养德育形成的过程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过程,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制定一定的学习计划和培养计划。在上课的过程中要让每位学生都了解到应该认真听讲,坐姿端正。在上操过程中要保持安静有序,在过马路的时候要遵守交通规则。根据不同的班级制定不一样的计划和标准。由于学生自身自制力比较差,所以教师要严格遵守规定对学生实行监督,确保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只有形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才能养成良好的德育素养。
例如在《帮助空巢老人》活动中,教师可以制定一些规定,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遇到行动不便的爷爷或者奶奶的时候可以帮助爷爷奶奶过马路,去福利院的时候可以帮助爷爷奶奶打扫一下卫生,拖拖地,洗洗脸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们为福利院的老人举办一些活动,让有才艺的学生们为爷爷奶奶表演一些节目,增加空巢老人的一些娱乐活动,让他们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能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还能从身边的一点点小事培养德育的形成。
三、创设多种情境,让德育评价融入课堂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一些重智商轻德育的问题始终没有被重视,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培养出来的人才 都是属于应试类的人才,随着我国不断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普及,教师也不在只重视学生成绩的培养,而是转向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德育培养工作也要遵循这一原则,以素质教育为主,培养高素质,高德育的人才。随着教育改革,德育素质的培养在方法与形式上也要与时俱进。从学习的形式上,教师要提高德育的时效性,在课堂教学上要多一些创新性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育人方面来看,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学生展现自己高尚优雅的风度和修养,对学生施以正面影响。我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言传不如身教"。央视播出的一则公益广告表明:小男孩看到忙碌了一天的妈妈还给姥姥打洗脚水,自己也摇摇晃晃地给妈妈打来洗脚水。许多问题不用说教。老师在学生面前灰尘满面,抠鼻孔,掏耳朵,搔头皮,随意乱扔垃圾等,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如果"不拘小节",不能成为学生的行为楷模,那么,他的形象就难以在同学心目中立起来,学生带着诸多的心里困惑,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则不易养成。在注重言传身教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心理状态的细节。老师的示范教育是无声的力量,所以,平时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坚持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做到,如发现地上有纸,要很自然地弯下腰主动拾起,放垃圾桶里,另外,树立宣传学生典型,对学生中先进典型,及时表扬,让学生学有榜样,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时刻教育要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堂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是途径,也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因此,各科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进行行为的规范化训练。在教学中,各学科教师要有目标、有标准、要求一致,切忌朝令夕改,各科教师各行其事。这样,学生在德育养成方面
例如:学校开展"做有道德的人"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学生也会取得一定的进步。活动的举办促进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下次升旗的时候,学生们有了明显进步都很精神,个个红领巾都佩带得比平时讲究,一部分还特地换了-条刚洗的红领巾,每个人都非常注意细节,生怕因为自己的一个小失误而影响了整个活动的进行通过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取得了一定进步,还促进自身德育的养成。
结语:万丈高楼平地起,整个社会道德大厦的筑构是建立在所有人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德育养成十分重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对学生的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念。因此,从细节抓起,,养成良好德育习惯是当今学生最重要的事情。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德育评价与创新研究:现状 问题 建议[J].张冲.中国特殊教育.2019(11)
[2]关于创新德育评价方案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J]. 谭伟群,戴儒丽,毛芹超.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3(03)
[3]构建学校红色德育途径体系[J]. 吴先勇.??教育与职业.?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