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熏陶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黄琼珍
[导读] 小学班级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黄琼珍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田心镇中心小学517362
         摘要:小学班级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小学生已经脱离了稚气和懵懂,开始产生了许多新的情感。因此在这个时期,在德育教育中情感教育的作用可以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更加懂得用自己的情感去完成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去尊重每个学生,浇灌他们的心田,抚慰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情感熏陶;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班主任工作站在学校教育工作的最前沿,他们真正靠近每一个学生,是最有可能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在学校是一个专业岗位,它既有与其他所有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要求,又有这个岗位特别需要的专业与素质。而这其中一个特别需要的专业素质就是在班级管理中要注入情感、注入爱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做好德育工作。情感熏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家校互育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熏陶是促进学生爱上学习的关键
         德育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知识、情感、人格、品德等各方面得到全面而协调的发展。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情感教育的渗透必不可少。就比如说,很多孩子经常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这令很多教师、家长都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从事学科教学并热爱所教学科的人来说,看到知识,觉得它本质上是一种有关秩序的美学,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对学习感到恐惧或厌烦呢?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作为老师似乎在课堂教学中对孩子传达了一种对知识恐惧和无助的感觉,而不是美的感觉。
         因此,如何让孩子与学习产生情感、心灵的融合,以一种轻松快乐的心理学习知识是教师的责任所在,具体地说就是如何让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催化作用,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关注学生的思维倾向、思想感悟及各种心灵感受,在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连接中,追求知识、生活、心灵的融合与丰富,促进知识的情感转化,以知识和情感滋养儿童的精神生命。
         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情感教育是最有用的“法宝”,尤其是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多鼓励、表扬、信任每一个学生。可以虽然有的孩子学得好,有的学得差,但这并不代表学得差的孩子就一无是处,没有值得赞赏的地方。我们常说,青少年是祖国大花园里的花朵。花朵因为其颜色缤纷、形态各异而美的争奇斗艳、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个性,如果把他们比喻成花,那么他们有的是矮牵牛花,有的是秋海棠,有的是郁金香,有的是玫瑰花……正是因为他们各不相同,才让这个世界变得这么缤纷多彩。作为老师,我们要能够认可每个孩子的不同,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适时的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的情感熏陶才是好的德育教育,才能使学生在鼓励和信任中爱上学习。
         二、情感熏陶是教师启迪学生心灵的窗户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师爱是做好一切教育的前提。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由家庭走向更大社群的过渡期,伴随着人际交往的增多,以及对成人世界价值观的接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种种心理反感和矛盾。然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塑造时期,缺乏必要的辨识能力,自我约束、调整、反思和保护能力都较弱,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能响。如果老师能用爱心滋润孩子成长,将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无穷力量。

比如:有学生犯错了,不要第一时间先去批评他,压制住怒气,先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再给学生一次主动承认错认的机会,并配合说理教育,最后反而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相反,总是用严肃的说教、沉闷的师道尊严去压制学生,结果反而不如人意。因为唯有教师对学生付出真心、付出爱心,学生才会向老师打开心扉,袒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而有效的交流则是快速找到教育方法的钥匙。所以,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一昧的讲方法、讲道理,还不如付出真心去和学生敞开心扉亲密交谈,让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拉近教育的距离。
         三、情感熏陶是教师与家庭联系的纽带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教师,要有对学生的“爱心教育”。这种情感教育的熏陶不仅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之间的感情,还有助于加强孩子与其家庭的联系、教师和孩子家庭的联系。
         在今年“五一”假期即将来临的时候,我在办公室苦苦思索假期作业该怎么布置,该怎样采取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同时又能起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忽然,我灵光一闪,想着家长们一般都想趁着长假,带孩子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以弥补平时疏于陪伴的遗憾。那么,就来个谈话作业一一从心灵沟通开始吧。于是我在放假时对他们说:“同学们,假期里与父母进行一次真诚、坦率的交流吧。期待你们与父母之间有一个和谐的、像大人似的被尊重的沟通。”
         这一独特的作业在假期结来后,让我收到了全班家长的来信,信里都是家长的心里话,写的真挚动人,最长的一封信竟然长达4000字。家长们在信中真挚的感谢我布置了这样一封特殊的家庭作业,让他们猛然醒悟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和孩子好好交流一次了,这次交流不仅拉近了亲子之间的距离,更是让做父母的真正了解了孩子们内心的想法。
         这一次独特的假期作业为什么会引起家长这么大的反响?产生这么好的亲情教育效果?答案在于这份作业很好的激起了家长和学生们的情感共鸣,对于家庭之爱、亲子之爱的共鸣,从而产生了情感熏陶的效果。而这样的情感教育也加强了我和孩子父母之间的联系,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我们对学生的共同教育。因此,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如果能以学生为纽带,有效的进行情感互动,那么,德育教育的结果也会事半功倍。
         著名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着沿途的繁花茂叶”。爱着我们的爱,成长着我们的成长,享受着我们弥足珍贵的享受。所以,在班级德育教育中,我们要抓住这一机会,进行情感熏陶,让学生能从情感上真正接受老师心底的爱,让情感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相互传递,让爱守护孩子成长。
         
         参考文献:
         [1]沈吉刚.以心换心,以情换情——浅谈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进行情感教育渗透[J].亚太教育,2016,(29):223.
         [2]孙小燕,林保琼.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如何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渗透研究[J].教育科学,2016,(12):250.
         [3]付振燕.守护纯真心灵——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基础教育课程,20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