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吉尼斯,等你来挑战”------疫情期间农村学校线上体育节的构建探索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董凯锚
[导读] 疫情期间的特殊时期不得举办大型聚集性文体活动,

         董凯锚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罗凤第二小学  325200
                                
         【内容摘要】
         疫情期间的特殊时期不得举办大型聚集性文体活动,而线上教学广泛开展和推广,为丰富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弥补往日体育节无法正常开展的遗憾,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与健康意识,故从构建原则、构建项目、构建目的、实施方法来阐述组织线上体育节的过程,旨在提供科学且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构建原则 构建项目 构建目的 评价方法
         每年的春季学期,正是开展体育节的时节。那时的校园,欢呼声、笑语声、呐喊声、口号声,人生鼎沸,热闹非凡,校园的各个角落满是同学们运动的身影。而今年,疫情的突发,让校园暂时告别了这些欢呼雀跃。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居家运动”等广泛推广,我在思考以崭新的隔空方式,让同学们年年期盼的“校园吉尼斯”体育节得以呈现,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增强锻炼,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与健康意识,故构建和实施了“云上吉尼斯,等你来挑战”的线上体育节。
一、线上体育节构建原则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学期,学生们平时运动的主阵地从校园的田径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地转移到了家中小庭院、客厅或房间。所以我们要考虑学生参与运动的实际情况与我校学生掌握的技能情况来科学合理地构建线上体育节的方案。
(一)因地制宜
         由于线上运动会要求学生居家参与锻炼,并以视频拍摄的形式呈现参赛,所以学生基本是在家中的特定地点参与运动,活动空间小,家中有家具、日用品等障碍。因此在受限的空间里要考虑因地制宜开展运动,利用客厅空地、屋前小院、房间床铺等空间开展,既不破坏家长格局,又能让孩子们放心运动。
(二)科学锻炼
  在“宅家”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的身体基本处于“休憩”状态,多数没参与或很少参与体育锻炼。所以在设计运动项目时不宜设计运动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的比赛项目。另外要求学生必须穿好运动服装进行锻炼,不宜出现穿睡衣、拖鞋参与运动,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操作可行
1.器材简易
体育运动开展或多或少会借用器材开展,构建的运动项目尽量是学生平常就居家配备的运动器具,如乒乓球拍与球、呼啦圈、瑜伽垫、篮球等,也可以利用家里的生活用品作为器材,如脸盆、水桶、筷子、小玩具等。
2.自主选择
要根据学校实际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了解不同水平学段学生已经具备的运动技能构建运动项目。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一项运动参与学练与竞赛,不仅巩固与提高学生的单项技术水平,发展体能,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线上体育节能方便推广。
二、线上体育节的项目构建
(一)项目构建分类
         线上体育节分为“与时间赛跑”“与技术较量”“与父母同乐”3大项目类别,有体质健康项目必测的一分钟跳绳与仰卧起坐;有小本体育课程练习的乒乓球、篮球与呼啦圈项目;有投准与其他技能展示项目;还有亲子跳绳、广播操的双人合作项目等10个小项目。
(二)制定项目规则
         在对参赛项目构建的时候从规定时间内完成次数比多,规定展示内容比动作优美,规定项目比创新能力,亲子项目比合作等多角度出发制定竞赛项目的规则。

通过技术学练的数量标准、技能掌握的质量标准、学习的创新和应用、运动的合作意识去衡量和评价学生的技能掌握的情况。同时按照年级分组别,让处于同样水平学段的学生之间经行PK,遵循竞赛的公平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原则。最后说明每人至少报一个项目,旨在体现体育锻炼要人人参与的理念,通过这样的体育竞赛机制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落实体育健康意识。
三、竞赛项目的构建目的
各项目的发展目标
项目名称    发展目标
一分钟跳绳、仰卧起坐    发展协调性、下肢与腰腹力量及提升体质健康测试水平
         乒乓球颠球
(自颠与对墙颠)    提升学生乒乓球控球能力,发展协调、灵敏性素质与空间感知能力,培养规则意识与毅力

转呼啦圈             发展学生核心力量,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轻物投准    发展学生投掷能力,培养科学居家锻炼的健康意识
原地运球组合    提高学生控球能力,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体验技术从学会到会用的过渡,培养思考、判断与实践的综合能力
自选技能展示      培养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及勇于展示自我,树立一个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的学科意识
         本次线上体育节的项目制定目标如表所示,除了巩固学生的技能掌握熟练度,发展学生相关体能素质,培养运动能力外,还树立学生健康生活的意识,通过本次活动告诉学生,课余时间在家里也可以开展有效运动,强身健体,弱化了专业运动场地与器材的要求,而且也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能有效利用居家生活品来帮助我们运动,例如筷子、铅笔、小玩具、废纸团、脸盆等都能在特定时间与场所成为我们的“运动伙伴”。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理念,达到体育不仅“育体”更要“育人”的功效,让孩子们在竞赛中遵守比赛规则养成“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意识;让孩子们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与运动的快感,有效疏导“心里顽疾”;让孩子们在锻炼中学会积极探索,用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让孩子们在亲子活动中体会默契配合、合作共赢的团队意识。
四、线上体育节的评价方法
(一)成立综合评审组
         成立由体育教师、信息技术教师、班级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审组各司其职。体育教师负责对项目的动作技术经行评价量分,体现活动的公正性;信息技术老师负责检视视频有无剪切、合成等痕迹,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学生代表评审根据自身角度对同学进行评价,表现出评价的多样性。
(二)云端评审
          本次体育节所有单项参赛者,全部以视频形式参赛,视频必须清晰,真实参赛并露出正脸,不得剪辑拼接视频。将拍摄的运动视频以“姓名+项目”命名上传到学校FTP网盘,找到对应年级、班级、项目文件夹点击保存。评审小组只用打开电脑登入FTP就可以足不出户对各项目经行评审,省时省力。
(三)评价办法
   打破传统体育竞赛冠亚军的评定方法与团体总分的计算形式,改为每个项目都以个人评奖,评出各项目高手、能手、达人的荣誉称号。弱化竞技体育的规则转向强化终身体育意识,只要有参与运动项目,基本能获得荣誉称号,虽然有点“廉价”但是能有效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增强体质健康水平。
结语
          这次“云端”体育节,虽然没有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没有紧张激烈的氛围,没有固定的赛事进程安排,但热爱运动、勇于挑战的种子正悄悄地在孩子们的心间生根发芽,同时展现了学生们努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我想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参考文献
[1]小学体育教育与实践探索[M].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2]石峻.全员运动会竞赛项目设计与实施[J].中国学校体育.2018.第六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