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美术信息化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张银美
[导读]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也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张银美
         福建省平和职业技术学校363700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也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发展非常迅速,与此同时人们的关系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教师必须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够跟得上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中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同样需要信息化教育的辅助,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当下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网络和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常常使用信息化的教育手段,信息化技术也就因此而成为教育教学的先导性力量,在美术教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具有多元化技能的人才,这成为中职美术教学效能提升的一个福音。
         关键词:中职;美术;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
         引言: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需要呈现其视觉表达与情感交流的融合之处,信息化的呈现手段恰恰能满足这一要求,在中职美术课堂之上,可以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呈现出立体性的呈现效果,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呈现出立体的表达效果。美术教育历史非常悠久,但是传统美术课堂中有一些矛盾日益突出,资料不足、呈现的过程中无法体现出作者情感等一系列弊端,简单、粗暴的呈现美术审美效果,使得中职美术教学一度面临着尴尬的发展境遇,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以其更为快捷、便利、形象化的特点,将有助于促进中职美术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更加丰富的中职美术教育资源
信息化手段对于教师而言具有非常宝贵的教育意义,这是因为信息化手段能够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美术课堂单纯呈现资料的现状。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不仅仅需要中职院校学生有简单的技术和技能,还需要其在价值观的发展以及审美能力方面有突出的优势,也就是说利用计算机展示更多的先进文化,加入新的信息化资源能够为中职院校的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提供更加新颖的教育资源和更加丰富的教育内容。,涵盖了更多教育资源和美术信息的信息化交流过程,能够使课堂的学习效率明显提升,且根据研究者的课前课后研究对比,可以发现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中职院校美术教育资源的拓展,可以使学生对于一些平常难以理解或难以看到的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明显提高,而且能够达到全方位和立体化的视觉呈现效果。
如,世界各国均有其特殊的美术特色,而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艺术性的体现和信息化的结合能够使得美术教育具有更深层次的教育内涵,如果可以在美术课堂之上给中职院校学生呈现出更加立体化的视觉资源,那么就可以使学生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音乐等多种感官结合在一起,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展现不同人种对于建筑艺术的不同美学观点,可以利用图像对比的形式配上声音,结合古代建筑欣赏的课程内容,通过学生和教师互动的操作,查询各类美术资料,从而能够了解不同的文明古国在古建筑艺术方面的突出特色,区分其不同之处,达成中职院校美术课堂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化的教学优势,融合美术教学的整体效果
更好的达成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以学生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各类美术展览及美术欣赏活动,尝试各类美术创造工具,并在美术材料制作的过程中,完善艺术鉴赏的过程,这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能够开阔其视野,并且从局部延伸到全局,从而能够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使美术教学和信息化教学优势相融合。现在中职院校的美术课堂之上,中职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当学生欣赏各类经典名作时,只需要通过信息化的查询方式就可以立体化的呈现某个作品发展的背景,所处的时代,画家代表作品以及画家的生平特点。这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说,相当于一个立体的图书馆资料库呈现在其面前,插着想象的翅膀,找到审美教育中贴合个人需求的资料来源,使丰富的资料库成为随时可查阅的“美术博物馆”。
如,在中职院校学生学习壁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欣赏著名的壁画作品,如法国的拉斯科壁画,西班牙的额阿尔塔米拉岩画,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永乐宫壁画等等,根据这些壁画准备各类卷尺和调色板,准备丙烯颜料,在选材上模仿中国的写意花鸟和国外的西方岩石壁画,结合日常生活的不妨以岩石壁画的创作手法来加入日常生活的内容,使得日常生活喜闻乐见的内容出现在画面之上,利用夸张的壁画创作手法,使学生感受到与众不同的美感,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使用信息化的交互式交流手段,促进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在中职美术课堂上,不仅仅需要有更多的教育资源达成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要求教师可以与学生之间达成互动,由于学生自主查询资料时有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当下所处的学习一次给予其更多的教育干预和教育支持。这是一种能够将有限的课堂延伸到学生日常生活之中的教育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邮件、QQ群、微博群等多种多样的信息交互手段与学生展开,就某个美术观点的交流,在课堂上使用投影仪,数码相机,扫描仪等等,将学生的作业投影到大屏幕之上,而在课堂之外,也可以在讲解时借助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美术资源的修订和美化。这对于中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来说,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完成关于学术方面的交流,同时也可以使中职院校学生理解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被不断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而且促进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并借助线上、线下两套评价机制,使得评价更加具备多元化的特点。
如,中职院校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在对于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之后,可以将自己所创造的内容呈现给教师,利用电子化的传输手段,在与教师讨论的过程中还可以接受教师的在线批改和画面的修订。比如在国画鉴赏课之后,学生模拟国画创作的过程进行临摹和描红,而教师也可以在电子画板上将学生的画作进行适当修改之后,给予专业的指导意见,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一步一步跟随教师的脚步,逐渐拓展自己的创作思路。
         结论:在当下,中职院校美术教学应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迎合美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给中职院校教师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教育手段,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更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因此而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将成为开放型、探索型美术教学课堂模式建立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姜涛.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认识和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5(20):126.
[2]蔡秀凤.试论中职美术教学如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0):113-114.
[3]丁五.浅谈中职幼师美术课堂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5(10):252.
[4]刘强.审美素质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华少年,2015(24):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