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分层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闫会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向前迈进

         闫会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高级中学  138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向前迈进。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为教学方向,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分层教学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分层教学研究
引言
         针对历史这一学科来讲,核心素养包含的就是史料的实证、时空的观念、对于历史的理解、对于历史的解释,以及关于历史的价值观。这样就需要老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表现当中的人文性这一特点,同时还需要探索其综合性以及实践性。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首先,老师对教材的内容没有创新。在当下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大多数只会依据教材来教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大部分都是运用教材中的内容。单纯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述,使得学生可以真正接触到的历史知识少之又少,造成学生学习的知识很受局限。况且历史的教学内容都是离学生现在比较久远的,就使得学生难以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长此以往,课堂的教学会一步步瓦解学生对历史最初的兴趣。其次,老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大多数的老师都会受到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使得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灌输式教学是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学生对事物的主观思考能力受到限制,课堂的气氛过于沉闷,打压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更加影响高效课堂教学的形成。最后,老师在课堂中展开的实践活动太少。现如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一系列客观条件的阻碍,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一直是以灌输知识为主,很少举办关于历史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模式一般都是对教材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学校以及老师很少举办关于历史的活动,比如,带学生去参观和历史有关的博物馆、关于历史人物的博物馆等等。
二、分层教学的内涵和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价值
         (一)能降低学习难度。进人高中阶段后,历史教学已不再如先前一样,只对学生灌输各种客观知识,而是希望借助一系列的专题内容,让学生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一教学目标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忽视了高中历史的客观难度,从而造成学生的知识接受压力。但借助于分层教学,可以对知识进行合理规划,能实现化难为易、循序渐进的效果。(二)能实现因材施教的历史教学目标。在高中阶段,不同的学生因自身的天赋及知识积累情况不同,所以在历史学习中表现出的学习效果不同。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往往是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从本质上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差异性,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但分层教学方式主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群体,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实现均衡提升。(三)能提升学生多方面的历史素质。随着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提出,高中历史教学不再以单纯地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为主,而是希望学生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养成自己的历史核心素养。而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离不开对分层教学的利用。借助分层教学,能让高中历史教师融人更多的知识点,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合理划分教学层次
         对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教师要改变以往在历史课堂上只是把重点内容勾出来,要求学生背诵的模式。这样的模式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需要完善。历史是文科综合的关键科目。

教师要重视这门学科,注意把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融入教学,了解核心素养的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将他们合理划分为不同层次。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分层教学的方式,对班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对那些能力不太强的学生,教师教学的目标就是讲解大纲要求的内容,保证他们能理解这部分基础内容。而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在讲解了基础内容后继续拓展,保证这部分学生得到深入学习的机会。历史教学内容中有许多与年代相关的史实。如何利用核心素养的理念来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是历史教师需要重点分析的。
四、引入问题驱动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的改革需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力求整体的教学思路是本着从历史核心素养方向出发,在改革完善教学设计的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入实际问题相配合,辅助设计方案的具体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单纯的教学可以实现的,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问题的驱动模式,以交流互动的模式引导学生的探究思路,深化问题的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分析历史事件,认知历史的价值观与根源影响。例如,在高中人教版历史“鸦片战争”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此事件进行多方史料的填充从而丰富课程的骨架,同时引出林则徐禁烟的事件,让学生在获知更多的历史背景基础上全面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为了锻炼学生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巧设关于中国鸦片战争的根本性问题,比如“思考导致中国鸦片战争惨败的客观原因到底有哪些?你认为导致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开始,中国各个资产阶层的人民已经开始积极反抗侵略者,但是中国几乎每战必败,你认为其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等等。教师通过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使学生对历史事件产生极大的探究欲望,并从前后事件的对比、价值观考量以及当时的政权问题综合考虑来寻找答案,深化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同时,教师通过对历史事件中其他背景故事的介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这种问题、故事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证实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核心素养的大方向中落实高中历史教学方案,从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五、依据学生能力,设计分层作业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历史作为一门文科性质的学科,不能局限于让学生背诵,而要融入核心素养基本理念,让学生掌握历史的内涵,充分理解所学内容。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手段。教师可以采用分层的模式布置作业。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准备两部分习题:一部分是基础题型,即所有学生的必做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另一部分是拓展作业,即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的相关问题,如“辛亥革命的进展有什么利弊?”等,能让这部分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更好地学习历史,也能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
结束语
         在高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总体目标。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利用历史核心素养来对学生的历史展开系统的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不会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而淘汰,而是会形成学生自身必备的良好品格与综合能力,让学生不仅学习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及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煜.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
[2]杜恒.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3]文燕.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培养水平层次划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4]王冉冉.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研究[D].聊城大学,2018.
[5]肖凯键.走班制教学模式下的构建海南省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议[D].海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