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许尚国
[导读]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用好网络工具和资源,

         许尚国
         山东省金乡县第二中学(272200)

         摘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用好网络工具和资源,让中小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互联网信息有着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这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会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阻碍。本文研究了新媒体背景下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新媒体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借助于多元化、开放性的新媒介,教师能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利用新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网络资源有着生动、有趣的特点,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新媒体也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学生受到一些不健康、伪科学信息干扰,可能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新媒体资源正在腐蚀一些学生的灵魂。
1借助新媒体进行家校合作
         学生借助新媒体进行学习和生活是必然趋势,想要让学生彻底隔绝新媒体平台和信息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应避免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借助家长的力量来进行引导。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争取家长的配合,一起来监督学生的行为,帮助使学生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可以把负面的信息和思想当作教育切入点,利用这些负面教材来警示学生,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明辨是非。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是难以发挥教育效果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如果家长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能让学生积极模仿自己的家长,发展成为有较高道德水准的人。在教育中,可以组织多种家长参与的思想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体会友情和亲情,形成一种活跃的教育氛围。
2科学使用新媒体进行教育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避免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需要结合因材施教的方式使用新媒体教育工具。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发展特征,在课堂中生动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社会热点信息,用这些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把新媒体和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保障教育质量。在教育中,避免采用单一的宣传方式,可以创造图像、声音、文字类别的宣传信息。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新媒体宣传平台。例如,当前许多学生喜欢看哔哩哔哩视频网站。

在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中,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频道,让学生接触正面积极的内容。当前一些学生有滥用新媒体的现象,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有了学校的引导和帮助,他们能有效获得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例如,在教育中引入榜样案例。把新媒体当作教育平台,展示学生身边的榜样人物事例,包括学生干部、优秀教师等等。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能产生强烈的价值认同和道德共鸣。组织学生学习身边的优秀人物,能形成长效的感化机制。同时,学校领导需要用实际行动做好表率,争取成为学校师生的榜样。这样的榜样教育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借助于微信、微博等渠道,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3重视对网络信息的监管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重视对网络的监管。新媒体环境下,多种信息泛滥,学校应把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构建完善的监管机制。一些学校的新媒体监督和管理还处于真空状态,这不利于屏蔽负面信息,难以有效引导网络舆情,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对于这种情况,学校需要重视对新媒体传播内容和平台的管理,提升对信息内容的审核力度,提升网络信息中心的价值。选择业务能力强、政治素养高的老师担任网络信息管理员,这样能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管理制度,管控网络舆情。网络信息管理员利用微信、微博、论坛等方式和学生交流,这样能做到疏堵结合,有效引导中小学生[2]。
4构建绿色网络信息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可以是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把新媒体当作重要教育载体和方式,能发挥积极效果,能方便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校应安排专业网络技术人员维护和管理学校网站,丰富网站的形式和内容,结合当前的热点信息,利用动漫小插图和二维码扫描信息等方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利用软件技术限制和屏蔽负面信息,把负面思想扼杀在萌芽状态。网站中具备多种个性化服务,利用文本、视频、图片等方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和指导。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辨识能力,让学生分辨健康信息和不良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主选择有益信息,原理有害的信息内容[3]。
结论:当前,中小学教师应转变教育方法和理念,在预防新媒体危害的同时,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让教育内容更加符合中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发展特点。结合新媒体方式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提升当前的教育质量,让学生具备获取健康信息和分辨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华富. 当前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载体运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2]史建元,王海平,夏志平. 利用信息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 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7,(12):36-41.
[3]田宇新. 网络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人生十六七,2017,(26):52.

姓名:许尚国,出生年月:1981.5,性别:男,籍贯: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二级,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