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莎
江西省临川二中,江西 抚州 344100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历史教师总是给人一种历史教学枯燥无趣又缺乏创新的死板教学形象。因此,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针对历史知识的趣味化教学议题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历史教师重视,且切实增多了历史微故事创新教学的实践占比。基于此,本文从现阶段历史课程课堂教学活动所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善建议,为历史教学工作的后续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微故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
前言:
历史即由一个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组成的历史体系整体。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需要意识到历史事件与历史故事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继而将故事化的历史教学手段吸纳并应用在自身的具体历史事件教学活动中,以此帮助学生以灵活的历史解读视角进行历史知识的理论学习。最终,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历史价值观与人生发展观形成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一、历史微故事在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教师对历史微故事的利用不够深入
随着近年来教育深化改革的不断落实,各大中小学校纷纷开始了学科教学模式的多元创新。在历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亦是如此。只是创新不仅仅是形式的创新,而是从实际提升效果所带来的数据有效反馈。因此,细心观察历史教师的课程教学创新可以看出历史教师在历史微故事的引用教学上增加了相应的教学占比,也开始越来越多的使用教学多媒体。但是,一些历史教师安排历史微故事的穿插教导时,要么是使用的其他历史教师教学课件,要么是应用的形式过于表面,都没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真正发挥出历史微故事融合教学的实际价值。再加上应试教育的隐形影响,学生虽然可以在历史教师一开始的历史微故事引用上有短暂兴趣,但是基于应用形式的局限,最终学习与了解的兴趣消失。
(二)历史教师对历史微故事的融合教学方式单一
历史微故事所白话展示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与历史教材所涉及的需教学内容息息相关。良性的应用好历史微故事与历史知识教学的融合,不仅可以明显的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使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自发的研究兴趣。因此,历史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多样的历史微故事代入形式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利用历史微故事的趣味性。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大部分初中学校中,历史教师引出历史微故事的形式都相对单一。既使历史微故事的利用流于表面,又使学生对于历史微故事的了解模式固化,基本都是在教师讲课讲到哪里,历史微故事就简单的在哪里穿插。并且,微故事穿插的方式还几乎都是历史教师“注入式”讲述,使本该灵活利用的教学辅助资源变得浅薄又机械。
(三)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兴趣不高
使用历史微故事的穿插式教学,首先,需要历史教师意识到它结合教学的最终目标,而非简单的是以教学改革要求而进行形式化结合。其次,历史教师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流程进行经验式的总结反思,继而找出最为科学的历史微故事引用穿插方式。但是,我国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微故事的教学应用时,对于历史微故事的辅助教学价值就相对无视,并没有在总体向的全局教学调整中进行与学生兴趣取向的有利对应。因此,学生在历史微故事的学习与了解中,前期可以有效吸引眼球,慢慢的就就后劲不足。对于历史教师讲解的历史微故事与历史教材知识一样一知半解,无法深度的思考与历史微故事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于二者皆难以消化,学生不仅学习欲降低,对知识的实际渴望性也逐步消解。
二、历史微故事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学中创新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选择历史微故事的应用方式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融入历史微故事的巧妙教学,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历史教师选择的历史微故事必须与历史课程教学内容相适应。且有基本的连接过渡点,好让学生以较强的参与感来建立历史微故事、历史知识与自身学习的多方关联。这样一来,即使是距离自己相对遥远的历史时期,学生也可以在恰当的情境设置中思考感受,继而增强情感共鸣,以感性的历史思维展开历史知识的深层学习,例如:在“北方民族大融合”一课的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以“少数民族”为基本话题点,提问学生知道哪些少数民族?怎么知道的?以提问对答的互动情景让学生在讨论中调动热情,然后历史教师结合现在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与教材所涉及年代的当时文化发展小故事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意识到历史延伸性的同时实效提升历史微故事的合理穿插。
(二)通过创新历史微故事的讲述方式式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常常因为一些年代知识亦或世界知识没有动态的教学辅助材料而致使相关知识的教学浅层单一。而在现在的时代发展形势下,多媒体教学设备越来越多丰富,学科教学资料的补充也越来越多元。历史教师将历史微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科学应用变得简单又快捷。因此,完善历史微故事的创新融合教学,历史教师需要从相关教学内容的多样呈现角度进行合理的渗透教育。例如:在“秦王扫六合”一课的教学中,历史教师结合较为有名的一些坊间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来引出历史知识的细节教学,将与“孟姜女哭长城”相关的动漫故事视频与相关歌曲《千古绝唱》进行播放,然后结合动漫与歌曲提出问题,以“为什么修建长城”为中心发散与秦相关的历史发展。
(三)开展趣味化的历史微故事演绎活动
在历史教师教授学生初中时期的历史知识时,最容易使用到的过渡历史微故事词汇是“讲故事”,无论是历史教师以多变的声调为学生讲述精彩故事,还是历史教师借助丰富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历史故事的动态演绎,都是将教师的教学设计前置,而学生的参与度后置。因此,历史教师在应用历史微故事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直接的以学生为主导,定期留出半节课时间提问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有哪些是你们想以“课内短剧”形式进行表演的?让学生的实践热情高度凝聚,继而使历史微故事的穿插教学合理且多变。例如:在“春秋战国”一章的教学中,历史教师为学生结合历史脉络讲述几个相关故事,继而为学生分配具体的人物角色,如鬼谷子、齐桓公,最后学生以教材为基础,以历史微故事为辅助,设计相关的人物角色对话,实践排演。
(四)历史微故事在历史课后的延伸教学应用
初中阶段的历史微故事教学应用,在基础的课堂内历史知识教学辅助之外,最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知识学习来培养与挖掘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进而将良性的学习思维贯彻应用于所有学科学习,并将学科知识串联消化。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微故事应用教学中,历史教师对于历史微故事的教学应用,除了在课堂内的科学穿插,还需要以课外延伸的视角进行学生综合学习思维的挖掘与培育。例如:在“二战历史”一课的教学中,历史教师除了课内的简短小故事讲解穿插之外,也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影片《国王的演讲》来进行观看,而看电影带来的情感思考就不仅仅是历史单科有关的思维拓展,与语文、地理等学科都息息相关,同样,还利于学生自主收集与二战相关的其他资料用于下一节课的深度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微故事对于历史整体教学价值深远且不可或缺。通过历史微故事的穿插引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探究兴趣,还可以在课外的延伸活动中帮助学生全面连接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学习。因此,历史教师必须从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入手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趣味化展开历史微故事融合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最终使他们成为优秀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高自忠.浅析初中历史情景教学的课堂结构重建[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23.
[2]徐晓枫.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才智,2020(09):165.
[3]杨利锋.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解析[J].才智,2020(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