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洪军 2白海燕
1滨城区第八中学 山东滨州 256600
2滨城区秦皇台乡中心学校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核心素养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问题。文章结合历史学科中的五大核心素养内容,针对性的展开培养的方法研究,希望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前言:
初中历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主要科目,通过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发展,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现代社会,并养成明白是非、懂得善恶的价值观,从而更好的指导初中学生的成长,并不断往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中努力,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展开。
一、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学习的时空观念素养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历史时空的正确认识,能够对历史空间内发生的事情,进行有效的学习。首先,要对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各种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时间、地点联系。比如对教材中《三国鼎立》的学习过程中,要能够在学习中,正确的掌握三国时期的政治文化事件,对魏、蜀、吴三国之间分分合合的关键事件进行掌握,对其中的重要历史人物能够对的上号,叫得上名,对三国时期的历史空间清晰掌握。其次,要能够根据历史事件的关联性,进行历史链条的编绘。学生要想更好的掌握在不同历史空间内发生的历史,一定要学会将长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的发展历史,用历史链条的形式展示,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事件进行强化记忆,对薄弱的环节进行学习,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隋朝的历史、元朝的历史等等,在教材中讲述较少的内容,要在课后进行补充学习,从而掌握完整的华夏文明历史发展脉络。最后,要能够有效的结合使用历史地图的绘制,更好的对不同历史空间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直观的展现。比如绘制战争地图,可以包括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南北朝对峙、鸦片战争、解放战争等等内容。在地图中对每次战争的发起时间、原因、经过、结果、影响进行文字解说,并形成完整的资料,更有利于学生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探索和总结,对于后期开展的历史学科学习也非常有用。
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史料实证的认识和利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讲学的过程中,对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以奇闻趣事的形式进行讲说,引导学生进行史料的搜集、验证。比如在对《史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进行讲述,并结合民间传说,奇闻轶事的形式对司马迁编撰史记的过程进行描绘,引导学生在历史史料中进行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对历史人物司马迁的形象建立正确的认识,培养自己尊重历史、注重史料实证的意识。其次,教师要注意结合教材中的内容,精简准确的引导培养学生去关注史料,学习史料。比如在进行《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秦朝的统一在历史中的价值进行肯定,并对秦始皇在统一之后颁发的一系列政策进行肯定,其中钱币的统一、度量衡的统一、文字的统一、郡县制的兴起等政策对于后代历史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识,但是也要对其历史中的焚书坑儒等反面的影响进行学习,要客观的对记录秦朝的史料进行分析,养成尊重史料,尊重实证的意识。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存在质疑的历史事件,进行史料实证的举证、验证,并建立尊重历史,尊重史料实证的意识。
比如在进行《洋务运动》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洋务运动的开展是否对中国历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是加快了外国侵略者的脚步这样的历史质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此展开辩论,并在辩论的过程中完成对洋务运动的客观认识和理解,从而尊重历史,尊重实证。
三、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学中的历史解释素养
首先,在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要尊重历史史料的内容,并在解释历史事件的时候,尽可能的将自己假设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感受当时的社会环境,比如在进行《辉煌的隋唐文化》学习过程中,通过大量史料的记载,更好的解释这一历史盛况,对辉煌的隋唐文化进行客观的评价的学习。其次,在进行初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用质疑的精神对各个历史内容进行探索,从而更好的解释历史内容,历史事件。比如在进行《鸦片战争》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对赔款的历史内容进行质疑,并广泛的搜集资料,对鸦片战争中赔款一项的约定是否是引发后期侵略者入侵的说法进行解释,并从假设的角度进行思考,对当时的清王朝愚昧无知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解释这一历史事件,也完成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正确完整学习过程,并加深了爱国情怀的建立。最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解释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全面的使用唯物主义史学观念,结合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内容,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规律进行关注、总结和应用。比如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事件,要正确的认识到这种思想的产生,对其文化的内涵和历史发展的作用进行唯物主义观点的解释,并对法家思想的脱颖而出进行解释,在对历史规律的总结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宏观的思维认识,更好的开展学习。
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学中的历史理解素养
在初中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素养。比如在进行历史知识《土地改革》的学习过程中,要能够根据各种历史资料的记载,对这种发生在新中国农村重要的政策颁布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解,并对传统的农业文明进行学习,对中国的土地政策进行系列的掌握,理解为什么土地改革政策的颁布,是彻底解放农民的一项重要政策,从而完成对该项历史知识的正确学习。又比如,在进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对当前的国际关系,国际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并从全球化发展的角度分析文化、政治、经济之间的往来,从而对这一内容进行正确的理解,并养成开放的思维,建立正确的世界观,能够从全球化的角度去解释生活中的事件,养成更全面的素养能力,知道今后健康全面的成长过程。
五、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学中的历史价值素养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认知,引导其更积极阳光的生活和学习。比如在进行《侵略与反抗》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中鸦片战争、侵华罪行、甲午战争等侵略战争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观点,建立从小立志,努力学习,保家卫国的情感,积极的开展学习。又比如,在进行《民族团结与统一》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等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对祖国领土不容分割的原则坚持,从而养成正确的领土意识,在成长过程中,保护国家的每一寸领土不受侵犯,提升全面的情感素养。还有在进行《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过程中,对秦朝的统一、汉朝的统一过程进行学习,掌握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在国家分裂、国家统一的循环中进行演变,最终形成统一的国家,从而能够对这一历史规律进行总结掌握,正确的看待当今国际局势的纷争,养成全面思维的习惯,用宏观的、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实现自身价值观的完善建立。
结语:
文章通过对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和历史价值等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更好的帮助学生认清楚历史学科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掌握事物之间的发展规律,用辩证的角度完善自我成长的过程,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凯丽.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文史融合的材料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71.
[2]李定彪.关于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施[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7):166-167.
[3]赵晓萌.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J].才智,2020(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