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君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岩溪中心小学3639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广泛应用,我国小学美术教学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童心。为小学美术教学创设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将简要提出“利用文化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利用生活情境深化学生实际认知”三种小学美术创设情境的可行方向。
关键词:小学教育;美术教学;教学感悟;童心教育
引言:教育的真正艺术并不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于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潜在能力,鼓励学生不断前进。《教育大辞典》明确指出:利用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一教学方法称为情景教学法。因此,情境教学法是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能够充分利用形象场景。情境教学法十分注重学生的感官体验,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材内容,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快速获得发展。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融入情境教学法,可以快速训练学生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利用文化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文化与美术具有一定的共通性,文化与美术都具有美的特征,他们通过各自独特的形式传达一定的情感。美术本身蕴涵着丰富的艺术气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术具有抽象难懂的特点,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一定的文化背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美术教师,应该适当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情境进行优化与改良,充分利用文化元素的优势,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感受到其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美术的理解,提高美术教学课堂的效果。
举例来说,教师在讲授《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欣赏我国的传世名画。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这幅名画的长度和宽度。这幅国宝级文物记录了我国历史上的繁荣景象。教师还可以对画作的细节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观察画作中的各色人物、动物、交通工具等。为了引导学生快速了解画作的深刻内涵,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这幅画作的创作背景:我国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结束后,最终在政治上实现了中央集权,农业和手工业也获得了高速发展,因此,城市经济实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清明上河图》这一名画准确地描绘了我国古代百姓的安乐景象,画出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美好生活的背后却存在着种种危机,因此,这是一幅忧患意识极其强烈的盛世名作。由此可见,教师对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进行一定铺垫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作品蕴含的内涵,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利用直观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
直观的教学情境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课堂是十分有利的,并在我国小学美术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一些具体的事物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出来,这些具象事物可以发挥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具象事物,将抽象难懂的美术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讨美术知识背后的内涵,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想象力,激发创作灵感。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在教学课堂上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增添便利,提高教学效率。
举例来说,教师在讲授有关我国古代园林的知识时,可以利用苏州园林这一明显案例,教师应该在课前提前搜索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视频在课堂上新学生的注意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大部分学生缺乏园林参观的体验,因此,在课堂上对教师播放的视频也会给予充分关注。学生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视频和图片内传达的内容表示赞叹,表达了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学生在观看了相关视频和图片后,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对图片进行临摹,部分学生选择描绘园林中精致的假山,部分学生选择描绘园林中独特的新奇建筑,无论描绘何种事物,学生们都在参考的基础上表达了鲜明的的个人特色。最终,学生们都创作出了一幅幅各具千秋的苏州园林景观描摹图。由此可见,通过创设直观的美术学习情境,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传达给学生。学生在了解了教师传达的知识后,可以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利用生活情境深化学生实际认知
艺术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艺术更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创造性描述,艺术升华了生活中的日常情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发掘生活中的创造性元素,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合理的教学情境。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创造性元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生活体验,在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理解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美的感知。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独特生活体验运用起来,丰富自身美术创作的特色,提高美术作品的创作性。
举例来说,教师在讲授有关服装的美术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生活中服装的种类都有哪些?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讨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学习小组,学生们在组内进行激烈的探讨,可以获得思想上的碰撞,提出创造性的答案。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教学场景,鼓励学生扮演记者进行街头采访活动。学生们通过采访身着不同服装种类的人群,获得对服装种类的独特见解。
结束语: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将情景创设作为优化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充分利用教材的教学内容,将情境教学法作为最佳辅助手段,不断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简要提出了“利用文化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利用生活情境深化学生实际认知”三种小学美术创设情境的可行方向,表达了个人的感悟,希望给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睿.探究小学美术教学加强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26-127.
[2]刘英. 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途径[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06-207.
[3]王晓玲,王双玲.浅析小学美术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与策略[J].才智,2019(3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