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王霞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推行

         王霞
         新源县第六中学 新疆 伊犁 8358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推行,初中美术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这就需要广大初中美术教师紧随教育改革潮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方法,不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众所周知,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进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就逐渐成为教学界备受关注及值得广大初中美术教师深思的话题。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精神层面的增长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将非常有助于促进学生精神层面的发展、增长。在时代不断进步、发展的背景下,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注重学生知识水平培养,还要求重视学生精神层面培养。众所周知,美术教学是初中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具有独特作用,再加上审美能力又是精神层面的。因此,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精神层面的增长。
         2.有利于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就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而言,将非常有助于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我们都知道,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一直备受重视。而针对美术学科而言,它典型的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审美能力。因此,这也就意味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其实也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
         1.借助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对于广大初中美术教师来说,可以借助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就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而言,我们却发现老师一般在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普遍都侧重于让学生模仿,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想法,而这无疑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对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就需要加强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如:以《春天的畅想》内容为例,它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地想象和联想,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同时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绘画创作表现力。

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国画《春》,给学生展示摄影《梅花》与国画《梅花》、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的书法与朗读录音,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发挥想象力构思:如果让你们用这些花卉为题材表现春天,你准备怎样表现呢?结合所学色彩知识,表现一幅自己眼中的春天。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这些作品,还能使学生通过对比不同作品、发挥学生想象力有效发展学生的某些审美能力。
         2.借助合理展开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众所周知,小组讨论是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小组形式展开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又能进一步加强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对于广大初中美术教师,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就需要严格依据教学实况合理展开分组讨论。如:以《校园艺术节》内容为例,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掌握海报的构成要素、设计原则及创意方法,尝试设计一幅有创意的海报,教学难点是对学生分析水平、形象思维水平和创新水平的培养。对此,在此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这样做,即严格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如学习能力、学习特点等)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老师所提问题即同学们心中的校园艺术节是什么样的呢等等?展开热烈讨论。同时“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美术设计任务,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身想象展开对校园艺术节的设计。在学生设计完、有效讨论完之后,教师可以及时给予适当评价。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借助课外拓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初中美术教师来说,可以有效借助课外拓展方式。纵观实际,我们发现就初中美术教材而言,里面会涉及一些比较适合初中生欣赏的图片,但是对于这些,当老师还没有讲到时,学生就已经全看完了,这样当老师真正讲时,学生就没多大兴趣了。对此,作为初中美术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在针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时,就可以适时借助一定的课外知识扩展课程知识,增强学生的课堂教学感受、体验。如:以《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为例,它的总目标是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正确价值观念。对于该课程的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课后收集优秀中外美术作品(如《拾穗者》等等),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欣赏、评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越来越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初中美术教师,就需要深入意识到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并紧随教育改革潮流,树立新型教学理念,选择合适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以确保学生的进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 浅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好家长, 2018(63):151-151.
         [2]吴建军.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 新智慧, 2018, 000(024):P.126-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