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爱春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阳逻三小 湖北省武汉市 430415
摘要:体育教学活动对小学生的成长而言具有无法替代的意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体魄,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对学生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塑造作用,使其变得更加坚毅勇敢。所以小学的体育教学活动一直以来都深受教师、家长、小学生的欢迎和热爱。但在体育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些心里障碍。如何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难点。
关键字:体育教学、心理障碍、克服措施、有关成因
引言: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活动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的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尤其是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家长不再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其也开始重视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具备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以更饱满和更旺盛的精力投身学习活动中。所以近年来体育教学活动的发展越来越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对于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容易产生的一些心理障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且提出了几条积极的举措,希望能够帮助小学生克服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障碍,达到强健体魄、增强意志力的目的。
一、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分析
1、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反应力差
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会对一些较难或是危险度较高的体育项目产生紧张、害怕的情绪,和其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关系。有的小学生身体素质较弱,在难度较大的体育运动面前,身体素质无法给予自己可靠的心理安全,这会让学生形成心理障碍;有的学生反应力较弱,在面对一些灵活度较高的体育运动时,其也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2、学生的意志力较差,缺乏信心
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体育活动中,一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亦或是反应能力上的问题,首先就给予了自己否定的答案。在参加一些体育项目时,早早的为自己找好了借口,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已经没办法改变,也没办法完成这项体育运动,所以就干脆自暴自弃,完全放弃。这种意志力较差,心态不好的学生在面对体育运动有了第一次放弃,就会有无数次的放弃。最后形成强烈的体育运动心理障碍,会越来越缺乏自信,在面对问题时,也总会选择逃避的姿态。
3、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不了解
体育运动这门课程主要是以户外实践运动为主,教师对其理论知识的讲解较少。这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不了解和无知。一些体育项目或机械看上去较难、很危险,但其实起经过了科学的检测,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成功的完成该项运动。但是因为教师对这些理论的方法、技巧以及对体育项目和机械的介绍微乎其微,这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没有概念,具备肤浅的印象。
二、消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心理障碍的积极举措
1、通过基础的锻炼,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要想克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障碍,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体魄。身体素质是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所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一些基础性的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差异,教师可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其选择的锻炼任务要循序而进;而对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为其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可稍难一点;针对反应力差的同学,可选择练习反应力的体育项目。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时,教师也可以传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加强学生对这些基本技能的练习。
2、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很多时候,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失败都是因为其没有具备坚毅勇敢的心理素质,自己没有给予自己强大的自信心。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要多采用激励的方式,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信心;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暗示。通过这些激励和心理暗示,学生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调整,在运动过程中,精神状态饱满能有效调整其身体机能达到最佳状态。
3、合理设置体育教学活动,做到理论和实践并举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注重体育活动的实践,忽视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所以在当前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的设置体育教学课程,既要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体育实践活动的进行。在体育课上,为学生讲解一些难度较大、较危险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机械的科学使用方法,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和对待这些体育项目和机械,不要因为无知而产生心理障碍。
结束语:
体育教学活动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有效锻炼,也能对学生的坚强意志进行培养。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体育运动给学生带来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的一些心理障碍,通过对这些心理障碍成因的有效分析,来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柯建华.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4):440-444.
[2]邱伯聪.体验法教学技术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教学实验研究——以广东省广州增城市派潭中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12):40-42.?
[3]薛志学.偏远山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探讨——以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为例[J].体育师友,2017,40(3):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