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质的提升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苗红奎
[导读] 小学是学习生涯知识学习最开始的路径,

         苗红奎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方旺中心学校   云南省 昆明市  650215)
         摘要:小学是学习生涯知识学习最开始的路径,在这期间内,想让孩子在未来能有更加优秀的发展,就要为学生打好良好的基础,而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对于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分析出小学生身体素质不高的原因,并探索出其中的原因并给出解决办法,望能给小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做出一些有用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体质提升;对策分析
         体育课课程是小学阶段中的基础课程,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伴随新课改的发展,要大力提高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全方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有强健的身体并陶冶情操。老师和家长往往会忽视到体育这门课程,因此学校要将体育教学重视起来并提高其教学质量。
         一、小学生体质差的原因
   (一)学习任务繁重,锻炼时间少
         因为以前时期的教育理念对社会影响颇深,从而导致现在的孩子大部分还是要参照靠成绩取得分数高低来决定自己的未来,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逐渐成为考试的机器,因为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变得更加紧张急切,然而这些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要加重学习任务,因而导致学生在生活中休闲娱乐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会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在社会中要多多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变得缺少欢笑,给人感觉更多的是成熟懂事,可实际上是因为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甚至有些小学生爬几层楼就累得走不动,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发生在老人身上,不难看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每天的时间有限,学生学习任务加重,自然而然学习占用的时间就越来越多,在一天里吃饭和睡觉时间也是不能缺少的,因此学习的时间基本都是从休闲娱乐时间里抽取了,长期以往下去,学生的锻炼效果肯定越来越差,这就是导致身体素质差的原因之一。
         (二)饮食选择不佳
         现阶段我国各行各业都迅猛发展,尤其是一些能够补充人身体的合成物。就是因为这种东西的出现,让家长忽视对孩子的食物营养搭配,对孩子每天吃什么也就没有那么重视了,觉得缺什么维生素之类的,吃点补品营养品就行了。
         小学生是处于在长身体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孩子的营养搭配更应该被重视,可是各种补充元素出现,让家长越来越不重视学生的食物搭配了,很多家长觉得只要食物没毒就可以吃的想法,更多过度宠爱孩子的家长,孩子喜欢什么就给孩子准备什么,家长要清楚孩子在这个阶段是没有准确人生观的,而对食物方面的认知也相当缺乏,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成长营养自然没有保障,孩子身体素质也会逐渐下降。
         (三)学生自律性不高
         小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老师们的付出和培养,才能帮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壮的身体,这就说明体育课程和老师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发育不完整,大部分都缺少自律性,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重要正确给孩子指引方向,让孩子有自律意识,并且能够自己来发现和培养自身运动技能,由此来让自己身体素质提升。
         (四)体育课程不够重视
     体育课程每个星期只有两三节,绝大多数学生把体育课只当做了做游戏的课程,并且操场硬件设施不完善,造成体育课存在许多困难,甚至老师对体育教学缺乏认真态度,也不会对课程进行主动钻研。比如,在上体育课时,老师把学生组织起来后简单的说一下注意事项,不要追跑打闹,之后就直接解散让学生自由活动了,也不向学生讲述体育方面知识。并且有些学校更是会霸占体育课,特别是当学校将要迎接检查时,直接将体育课改为了语数外等主科课程。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非常多,也不是可以马上解决的,但是如果这几个方面有所改善,还是会对学生有很大帮助。
         二、提升小学生体质的策略
         (一)重视体育课程教学
         要重视学生在学校的体育课程,要明确孩子们是因为学习的压力,才会导致没有时间去运动,所以体育课程必须要得到注重。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对其教学内容做出整改,要依据新课标和自己学生情况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变。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在课堂教学时要往好的方向引导,提供充足的体育场提,并准备大量的体育器材,让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来让学生对体育学科产生兴趣,而不只是为了自由活动。比如,对教低年级的学生教学时,为提升学生跳跃方面的兴趣,可以把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在地上划几条线,学生都站在线外,然后进行猜拳,赢得一组可以向前跳一步,能够先到终点的组自然就赢得胜利。老师在讲述规则时,学生就会有赢得比赛的欲望,想尽各种办法,在跳跃的时候,学生也会用尽自己的权利使劲向前跳跃,想让自己发挥最大的力量,教学质量能够得以提升。
         (二)更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一般来说,体育课都是在室外进行的,所以老师一定要设计好教学,可以高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并且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光靠着以前的教学方式是不行的,要结合多方面的影响,来提升教学质量。
         比如,学生在体育课中练习相关动作,如果动作不标准就不会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可能还会对学生的身体有一定影响。老师在给学生讲解体育方面知识时,要强调运动的重要性,毕竟强制性的锻炼和学生自己锻炼的效果不同,而且学校的体育课程只是学生锻炼的一部分,更多的还是要靠学生在生活中能不能有意识的去进行体育锻炼,如果学生能够有意识的去知足锻炼,就会更大程度的提升身体素质。还可以增加体育课程数量,比如以前设定一星期两节,光利用两节体育课来锻炼是肯定不够的,可以改为一星期四节,通过增加体育时间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广大老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做出总结和反思,探究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一定要重视学生在小学时期身体素质提升,发挥出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注意教学时效性,体育课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做到全方位发展,才是正确地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孟繁瑞.小学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体质提升的教学方法与意义分析[J].新课程·上旬,2017,(5):39.
[2]余军才.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体质[J].散文百家(下),2017,(8):255.?
[3]王成凯.浅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质的提升[J].中国校外教育,2018,633(13):29.
[4]杨开枝.浅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J].读天下(综合),2018,(04):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