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梁蕊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开始关注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梁蕊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岩溪中心小学  3639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开始关注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音乐科目也随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音乐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目前,教师们既要向学生讲授基本的乐理知识,又要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从而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当今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课堂;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如果教师一直采用陈旧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冲击,他们的核心素养也就无法得到提升。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式也应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老师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对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之后,设计适应学生学习水平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自主探究学习,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得以实现。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刚步入学习阶段,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有趣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求知欲望。相较于其他学科,音乐的内容较为抽象,由于大部分小学生没有音乐基础,所以在学习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当学生具备音乐素养之后,就会获得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在以后的中获得更多的可能性[1]。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目前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们还是以传统的教学观念作为教学的主导思想,向学生们灌输音乐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接受能力“弃置一旁”,所以学生们并不能完全吸收消化教师在每节课上讲解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他们就会无法理解老师讲解的有难度的音乐理论知识。教师们都希望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得到提升,所以教师们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不断学习他人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让自己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节拍是音乐的骨架,由此可见,节奏练习于音乐教学而言是必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条经典的节奏,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填音,从而创作出独特的音乐旋律,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发挥自己的音乐能力,并在尝试中提升音乐创作水平。教师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音乐,并在课堂上进行演唱。而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学生纠正一些明显的错误,此外,合理的鼓励和肯定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非常重视教师的评价,当得到老师的肯定时,学生就能够在之后的课堂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例如,在教学《音乐知识 力度记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游戏:“同学们,接下来你们会看到几条节奏,每条节奏的上方都会有几个力度记号,大家用‘哒’这个词念节奏,当看到力度记号时拍手。”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为了完成游戏而仔细研究并掌握力度记号,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弦等要素,还感受到了学习音乐的快乐。

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所有音乐教师都可以使用该方法进行教学[2]。
(二)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教学
         信息化工具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在现代的小学教育中,教师们也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的信息化工具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平板进行教学,从而实现类比教学。教师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表演音乐,从而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教师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音乐作品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片段,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影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引入一些学生最近喜爱的音乐作品,分析比较其与教材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从而达到开放式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这一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搜集傣族人民的民族特色和生活习惯,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资料,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泼水节盛况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感受那种欢乐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音乐教学,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
(三)采用聆听教学的方法
         音乐是一门与声音有关的艺术,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聆听他人的作品,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演唱。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们可能会过分关注唱歌的部分,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没有帮助。对此,教师们需要进行思考交流,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方法,并对音乐旋律产生自己的认知,从而形成音乐审美能力。当学生产生一定的音乐思维之后,才能够在唱歌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聆听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大量优质的音乐作品,鼓励学生仔细聆听,从而积累一定量的音乐。当学生们的音乐储备量变得充沛时,教师应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聆听特定的音乐作品之后说出自己的感想。此时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介绍一些音乐知识,从而让学生爱上音乐学习。例如,在教学《丰收欢乐而归》这首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乐曲,让学生在聆听之后分析音乐中表达的情绪,并说明导致这种情绪的音乐要素。学生回答:“自由的散板、中速的优美、快速的欢快等。”之后,教师为学生介绍该乐曲:“同学们,这首乐曲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从乐曲中我们可以听出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而归的欢乐。本作品一共由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都是不同的,在再次聆听的过程中,大家可以仔细感受这三种不同的情绪。你们能听出来这首音乐作品运用了哪些乐器吗?”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海霞》的片段,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渔民的劳动生活,从而对乐曲有更深的理解[4]。
         结束语:总而言之,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提升。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已成为现阶段家长们重点关注的教学问题之一。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承担的教学责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设计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能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参考文献:
[1]丁华美.返璞归真的绿色音乐教学——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9(32):9-11.
[2]廖润莲.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J].北方音乐,2019,39(20):173-174.
[3]鲁茜.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J].新智慧,2019(27):143.
[4]唐可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北方音乐,2019,39(17):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