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趣味性的建议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张宁
[导读]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是小学生身心同步健康成长的基础性教育之一。

         张宁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北京 100141
         摘要: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是小学生身心同步健康成长的基础性教育之一。农村小学生在身心发展的起步阶段,通过趣味化的体育教育打开体育学习的大门,既能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又能通过良性学习意识的构建展开后续的综合学科学习,助力自身的未来发展。因此,本文从具体提升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足球教学趣味化的建议切入,为内蒙林西县农村小学的足球教学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
前言:
         体育课程从一定角度来讲,本身相较于其他理论学科就具有更多的趣味性与实践性。体育课程的实际展开也能够较好的将学生的参与状态进行调整,吸引学生的主动探究兴趣。“趣味性”理念贯彻在体育教育的每一个具体教学环节。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农村学校仍对于有效的、高计划性的体育教学目标设计笼统,实际的教学方案也相对欠缺,因此,农村小学的足球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一、农村小学的体育课程足球教学现状
         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不仅是关注学生体育知识的常识教学启导,还是为了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让小学生掌握身体素质提升的基础手段。尤其是一些农村的小学学校,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参与基于年纪特点,本就是兴趣较高。因此,通过科学的体育课程教学,就可以打开小学生学习意识培养的基础教育,让天性好动的小学生在正式化教学课程中“学”的有趣,“动”的有趣。但是,细观内蒙林西县农村小学的具体足球项目教学,可以发现,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对足球教学的课程设计都存在不合理性,无论是有关足球运动量的实际规划,还是有关足球项目的知识普及与实际的足球活动安排,在当前的内蒙林西县农村小学中,都存在非常明显的教学困难。再加上当地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差异因素,一些农村小学的足球课程要想完成趣味化教学实践,直接就会因为足球器材的相关设施建设问题而实施受阻。基于此,在现阶段的内蒙林西县农村小学足球教学中,以“趣味性教学”为教学核心,体育教师就需要在自身专业教学水平完善提升的同时,重新优化教学理念,找出适宜的教学模式,以此完成足球教学的趣味实践。
二、提升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足球教学趣味性的具体方式
(一)培养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大不同点是学生学习行为的主动与被动之分,而造成学生学习状态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的关键就是学生的兴趣心理。只有学生对于某样未知事物充满自主探究兴趣,学生才会在接下来的“解密”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继而随着“解密人”的引导将听到的内容理解内化为自身知识储备,此处解密人即教师。因此,在内蒙林西县农村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以“兴趣挖掘”为基点,进行足球教学环境的积极改变,在教学设备不足、教学资源有限等的情况下带给学生无限学习乐趣,让学生在足球项目的学习活动中积极、乐观、正确。例如:足球教学虽然最后落点是让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切实掌握足球动作、足球技巧。但是,体育教师在课堂的一开始,可以从讲故事的对话角度为学生讲述一些与足球相关的名人名事或者具体的热门赛点,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行为模式中一点点渗透对于足球的基础认识。然后,体育教师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投影等方式为学生播放一些简短的足球热门集锦,如往年世界杯的热门片段,让学生对于足球有循序渐进的了解。这样一来,当体育教师结合具体的视频动作进行拆解教学,学生的主动投入度就会增多,探究兴趣也同样强烈。


(二)将“学”转为“动”,由学球变为踢球
         “学习”一词在很多人的传统认知里都被直接与理论学科画上等号,学习的体现状态也更多的具象化在书面知识、书面作业、书面练习等等书面性学习。对于学生抽象化的学习状态、学习心理等则相对忽视。但是,“学习”一词的关键恰恰是抽象化的心理因素正向累积,继而才产生实际动作行为。反之亦是。因此,在内蒙林西县农村小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想实现足球教学的趣味化,就需要将足球项目的学习与运动相结合,让学生动静相宜,这样才能切实的呈现教学趣味性。例如:在足球教学中的玩球方式教学,体育教师可以将颠球、运球、踩球等动作巩固练习放置在课程教学的热身环节,游戏化的带领学生复习,让学生对于球感有实际的自我感受,继而体育教师组织班级间的足球小竞赛,让学生可以快速加深足球动作巩固,以高亢奋的心理状态准备好接下来的足球运动。并与以往不同的是,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可以在必要的环节直接暂停,让学生以视频模拟的想象来将自己当做视频中的人物。这样一来,体育教师打断比赛,既不会影响学生的实际实践,还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主人公”心态中结合教师指出的动作问题现场改正。
(三)安全意识的唤醒与培养
         内蒙林西县农村小学足球教学中,学生可以运动的场地充足,但是相关的器材种类较少,数量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基于内蒙林西县农村环境的一些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体育教师可以以趣味化的创造建议带领学生一起制作足球运动的简单器材,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拥有同等的教学资源。与此相同的一些问题也都可以灵活的进行改善。但是,学生安全意识的培育则相对难以通过简单的引导就直接形成,而安全意识又与足球趣味课堂息息相关。毕竟只有小学生在参与足球课程的过程中有较高的自我管理意识,足球教学的实际展开才能顺利,以班级为单位的足球实践才会是以愉悦情绪收尾。小学生一旦没有安全意识,就极为可能出现一些安全问题,继而体育教师的教学越来越约束,实践的形式也越来越单一。基于此,体育教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小学生进行自身视角的安全管理与小学生安全意识的浅层唤醒,可以通过足球徒手操的教学来一点点渗透。例如:体育教师在示范完整套徒手操之后,将其中的正侧压腿、扩胸云振臂等与体育课代表进行碰撞演示,提问学生是不是遇到这样的情况会分心,甚至不开心?顺应小学生的回答引出肢体碰撞在体育运动中的难以避免,但是,当事人可以怎样解决处理?让小学生学习遇到意外情况时的解决方式,无形挖掘体育思维。
(四)开展与足球相关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除了自身的身体素质与足球技能要合格之外,还要学会团队协作。在内蒙林西县农村小学体育课程的足球教学活动中,将每一位学生放在平等的教学地位是实现后续趣味教学的基础,也是体现趣味教学的关键。只有这样,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参与足球练习后,可以与体育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交流关系,有一些与足球相关的知识求教时,愿意主动的向体育教师发问,然后自主的学习并联系足球动作。甚至有可能在一些课外的实践活动中邀请体育教师作裁判或者观众,这样一来,趣味性足球教学的空间延伸不仅可以在有限课内时间实践体现,还可以在课外的小学生足球活动中再次深化。例如:体育教师举办一些友谊对抗赛,或者班级小学生自由组织的非正式足球赛、课外娱乐赛等。体育教师都可以从旁参与,与小学生一起制定规则、设置时间、决定机制,让体育教师课内课外都可以与小学生打成一片,其乐融融。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拥有较多的人生阅历,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培养还相对简易。因此,内蒙林西县体育教师借助小学生此时期的高可塑性,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足球知识,参与足球活动,将“学”与“动”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小学生体会知识学习与实际实践之间的具体关系,还可以使小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更好的自主学习,趣味大增,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武开争.浅谈农村中小学足球技术教学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4):146-147.
[2]陈志荣.农村小学实施“足球大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10):21+20.
[3]邵忠祥.农村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0):181+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