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趣味田径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张奎德
[导读] 现在很多学生缺少锻炼,导致他们的运动能力很差,

         张奎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第二中学   842200
         摘要:现在很多学生缺少锻炼,导致他们的运动能力很差,当然有些天生的体质差,所以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体育课上他们能避免就避免,并且有些学生严重厌恶体育锻炼。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初中体育教师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一些创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进而让更多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提高他们的体质体能。本文基于初中体育趣味田径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体育;趣味田径教学;实践与探索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当前的初中体育课程逐渐推出了许多新颖的教学策略,田径教学也逐渐成为初高中体育教学的越来越重要的内容之一,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提供了切实的保障。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我们也要把握好体育课程的教学力度,每个教学环节都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和自由的体育锻炼环境。
一、现状分析
         受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老师都沿用过去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首先,全体集合,然后就是围绕跑道跑几圈,即已完成所谓的锻炼身体的目的,之后就是让学生自己领取体育器材自由活动,最后在下课的时候再进行集合解散。而且,一些学校的体育器材根本就不齐全,无法满足每个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所以总会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堂。还有一些体育教师比较严肃,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能缺乏一定的亲和力。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来制定教学目的和传授初中生适合的体育技能,进而有些难度过大的体育操作会让一些学生觉得很有挫败感,并且产生心理恐惧,对体育锻炼失去热情和信心,无法达到真正锻炼身体和放松心情的目的。目前笔者所教学校只有一个200m的跑道,可以作为开展田径以及其他体育教学活动的场地。在开展田径教学方面,基本的教学内容就是跳高、跳远、短跑、长跑等基本的田径运动项目,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教师将动作的基本要领示范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最后通过集体训练和单独纠正让学生完成相关动作及技巧的学习。在教学器材方面,学校为田径教学投放了比较基本的器材,这些器材在平时也由于场地较小一般教师只会选择较少数量的器材,在进行示范后,学生轮流使用进行练习。
二、趣味田径教学的构成条件
         众所周知,由于田径活动的特殊性和广泛性,进行田径活动时是需要宽阔的操场或运动场来支持,如果在空间狭小的地方进行田径活动,容易阻碍学生运动,有时还会带来危险,造成不必要的教学事故。趣味田径教学可以根据所需场地的不同,组织不同规模学生参与,并进行不同的教学安排,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场地部署。如果拥有比较开阔的场地条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照批次进行运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运动能力的不同,组织各种不同的田径活动。例如障碍接力跑练习,利用鞍马跨栏、田径接力赛等,都是适合在场地宽广之地进行的田径运动项目。

必要时可以放置障碍物在跑道中间,加大运动难度,让课堂活动更具有挑战性。障碍物的出现使得学生在枯燥的跑步中多了一丝趣味,能主动融入到田径活动中,乐于参与。如果是在比较狭小的场地上,也可进行趣味田径教学,但教师要注意方法和策略,防范有可能出现的危险等。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青蛙跳等练习,既能保证课堂活动的有趣性有序性,又能扩展体育锻炼的丰富度。
三、将游戏引入到田径教学中
         体育游戏融合了体育元素与娱乐元素的活动方式受到了广大学生群体的欢迎,体育游戏可以使游戏主体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增加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游戏快乐,因此这种体育游戏法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行为。但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游戏的设定要与教师的教学内容相关联。针对长跑、短跑等不同的运动方式,设置不同主题风格的体育游戏,长跑可以设置成为“追逐逃亡”类型游戏,短跑可以设置成为“接力竞速”类型游戏等等。
四、丰富教学形式促成趣味教学
         在开展田径教学活动时,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推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可以将以往比较简单的全班围着操作进行的热身运动进行改造,可以用小组接力的形式进行练习,或者在跑道上设置提示物,让学生根据提示改变跑步线路,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另外,还在田径教学中融入了民间游戏,例如,在练习立定跳远的项目时,教师将跳格子的游戏融入其中,在操场上布置格子,让学生开展跳格子的比赛游戏。而在练习投掷运作的过程中,教师也融入了扔沙包的游戏,在学生对基本动作进行了练习之后,用标准的动作进行丢沙包的游戏,既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达成了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技巧和方法的效果。
五、降低难度,满足成功之心
         针对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认识能力且求知欲望较强的心理特点,在田径体育教学课程开展以前,教师应当向学生讲清楚所学的田径项目的特点,田径运动对身体产生的诸多有利影响以及具体的学习方式。例如长跑项目,初中三年级阶段男生1000米的合格成绩是4分45秒,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两次测试均不及格,此时教师应当看到这些同学的跑步成绩正在提升,正在接近合格标准,虽然仍不及格,但学生有了进步,这就应鼓励学生。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肯定,学生接收到教师的肯定,必定获得心理的满足,感知到运动的快乐,必将更加努力练习,最终是使自己成绩达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田径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个主要项目,合理的田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对于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兴趣,让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身体素质得到增强,劳逸结合,在学习时能够更加专注。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得到了学校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基于教学计划,优化田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田径运动的学习兴趣,让其掌握科学的体育运动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春蕾.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J].田径,2020(01):18-19.
[2]柳立栋.趣味田径教学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2):81-82.
[3]宫舒,初艳洁.探析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田径教学法的价值[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0):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