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王军霞
[导读] 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善于运用新型的授课方式
        
         王军霞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文峰小学   237200
         摘要: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善于运用新型的授课方式,让课堂的学习氛围呈现出新鲜感,进而引导小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小学英语这一学科。教师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运用于英语教学中,能够将小学英语的知识内容细化、更加清晰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有助于学生内化展示的内容。同时,教师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对知识点进行筛选,找到知识点的核心,与前面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框架,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学习的能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可见,将思维导图有效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引言
         近年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被应用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也尝试以多媒体或者板书的方式,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掌握 英语文化,使得学生通过图像信息、英语单词等内容对英语文化知识产生直观的了解。在思维导图模式下,能够将英语文化进一 步的整理并归纳,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并梳理英语文化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水平,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
一、思维导图的特点
         第一,关键词突出,结构鲜明。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之前首先要确定一个中心主题,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围 绕中心展开,并作为分支加以延伸。在分支上教师可以 画出想要表示的图形或者关键词。这样不仅容易理解, 而且简明美观,可视性强。 第二,弹性大,利用发散思维。设计思维导图的过程是一个提取信息、加工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量、思考程度、设计风格将自己 的主观意图表现出来。它能将学生学过的旧知识和新知识有效结合,从而方便学生进行学习迁移,在内化所学的 基础上拓展新知。 第三,层次鲜明,重难点清晰。思维导图包含的知识量大,为了避免杂乱无序,教师可以通过线条粗细程度、 符号标记,色彩标注等方式划分思维导图的层次,使得每节课需要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的内容一目了然,形式多样且井井有条。 第四,以树状图的形式表现,加深记忆。思维导图顺应大脑的思维方式和记忆特点,教师以树状图的形式进行呈现,便于其梳理树状图的层级,在大脑中形成有序且深刻的记忆网。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强化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绘制思维导图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英语文化知识通过阅读、词汇等不同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英语文化知识内容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既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在布局上也存在一定的分散性,需要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将英语文化内容进一步梳理并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更好的以联想与想象的方式掌握英语文化。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能够将英语教材中英语文化进行延伸与拓展,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印象,在关键词与发散性思维的作用下,构建起英语思维导图,将英语文化渗透给学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对英语文化的印象。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英语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先要找到与文化相关的关键词,并以关键词为核心,带领学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通过对关键词概念展开发散思维,了解具体的定义、特点等内容。了解文化发展形成的过程。通过以关键词为核心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教师带领学生探究关键词的具体概念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尝试构建文化知识体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英语知识与英语文化。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当教师在讲授《My favourite season》一课时,教师可以将season作为思维导图的关键词,并以此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词汇拓展与归纳总结的方式绘制思维导图。根据学生对季节的了解,在核心词汇season的基础上分别拓展出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四个季节,然后在这四个季节单词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将不同季节的特点与活动内容作为关联词汇。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及知识,进一步绘制思维导图,通过培养学生以发散思维对关键词进行拓展与发散联想,可以有效巩固学生对相关英语知识及英语文化的理解及印象,帮助学生构建以关键词为核心的文化知识体系。
         (二)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结构框架
         学生在学习小学英语的过程中,需要背大量的句子、单词和对话。如果没有掌握好方法,死记硬背是一条走不通的道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据图式指示进行知识点梳理,把知识点做成一个框架图,看起来简单明了。这样, 教师既能抓住重点,又能清楚教学的思路,还能节省教学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例如,我在上“Robin and the Ant”这一课时时,会让学生根据课本的内容来制定一个框架图,把重点的单词、句子都找出来。比如,这一单时的重点单词是afraid、worried、happy...,主题思想是We should always be nice to each other. 围绕着重点词、句展开,这样整个课时的主题都清晰可见。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短文,有效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学生复习时不需要急急忙忙的翻书,即可节省时间,提升学习的质量。
         (三)利用思维导图分析介绍课本重点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通常把讲课当做自己的一项任务去完成,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学生懂与不懂,好像与教师没有任何关系。教师只要把课程上完,自己的工作就算完成。这种教学方法促使小学英语学科的总体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学生理解、记忆, 做到随时随地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才能算是真正掌握知识。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把要讲的知识内容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用多种颜色、多种图示的板书方式来教授知识,效果是否就会不一样了呢? 例如,我在上“my  friends”一课时,由于该课涉及的内容较多,知识内容复杂,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不懂方向在哪里。此时,我会通过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给学生简要介绍里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且在图片上标注每一个部分涉及到的内容。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还可以在展示图片时,在图片上添加一些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让学生能理清楚知识脉络,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结束语
         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思考形式与教学用具,能把乏味的知识变为一幅有次序放射的扩散图形。在讲小学英语复习课时,教师要精巧利用思维导图,以此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自信心,让其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式,进而大幅度提高其复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武静.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日常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84-285.
[2]孙艺萌.一图胜千言——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67.
[3]夏钦.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1):195-196.
[4]张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思维导图探讨[J].才智,2019(01):116.
[5]赵黎萍.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J].英语广场,2018(12):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