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小龙潭小学 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逐渐推进,传统的以文本多媒体课件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以视频为主要信息载体进行教学是其重要特征,形成了在信息表达、内容设置和实际运用三个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全面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微课;应用探讨
引言
微课作为新时代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将教学精彩片段永久地存储下来,还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等教学新要求。新课程改革本就提倡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微课的存在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学习的课堂环节中。
1微课教学应用优势
素质教育时代,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无法得到有效激发,学生习惯性依赖教师获取数学知识内容。小学不同于其他学习阶段,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基础数学知识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优秀的自主学习习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利用微课进行数学自主学习,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数学知识探索,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微课教学的实践应用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条件,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吸收微课教学资源中的核心内容,利用自身的学习兴趣,主动进行学习探索。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学习问题时,学生不需要担心自己学习中的知识点遗漏,直接重复观看微课教学资源就可以完成学习巩固,有效保证学习质量。
2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环节微课的应用
2.1巧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个人的事,因此,教师要想促使学生积极地投身到教育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只有将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点燃,才能推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除了需要了解班级中每一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还应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地投身于课堂学习中。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一个微课,在讲解新课时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他们可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笔者没有直接为学生讲解数学教材中的知识,而是将课前准备的微课录屏软件以PPT动画演示的方式呈现到学生的眼前,配以语言为学生讲解视频内容。当然,在播放之前先是引导学生猜测课件中图形王国中的新朋友,回想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图形王国中的新朋友。通过这样的教学,除了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促使其从内心对新知识产生渴望从而逐渐产生数学学习意识。
2.2在问题情境中提振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必不可少,它是引领学生进入学习佳境的重要方式,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利用微课设置具体的生活场景,创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引出新知的学习,这比教师直接课件出示问题或口头提问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在巧妙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更愿意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问题答案,学习动力明显增强。
比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妈妈将14元钱平均分给5个孩子,每个孩子得几元?”这个问题很简单,学生根据问题很快就能列出竖式14除以5,每人分到2元,还剩下4元钱。这时,教师可以顺势提问:“剩下的这4元人民币怎么办?该怎么分呢?”学生结合平时的购物经历可能会说出“几角钱”这个概念,此时,教师启发学生试着将“元”换成“角”再计算一次,14元等于140角,也就是140个1角。那么,4元就等于40角,也就是40个1角,现在将40角除以5得到8角,现在就够分了,1元等于10个0.1元,就是10角,那1角就是0.1元,这里每人分到8角,也就是0.8元,再加上之前的2元,总共是2.8元,所以,将14元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能够得到2.8元。教师通过适当的设问引出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通过恰当引导转变学生的思考思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2.3运用微课教学,精准自主学习指导
由于班级教学人员较多,课堂时间也较为有限,教师只能以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基准,合理推进教学进度。这就会造成部分“先进生”因为已经掌握了相关教学内容而丧失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部分“后进生”则因为无法理解知识点,而跟不上整个教学进度,继而逐渐丧失自信,热情减退。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平均主义、少数服从多数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课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不懂的问题进行巩固,已经会的问题可以进行拓展延伸,从而给予少数人以个性化的关怀,让少数人能够重拾对课堂的兴趣,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以“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教学为例,对于部分后进生而言,由于知识体系不健全,很容易因为各体积单位换算知识不熟悉,造成多写0或少写0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对不同的体积单位进行深入的讲解,解决学生在体积单位进率、名数改写算法、小数点位移规律等方面的认知障碍。利用5~10分钟的微课,形成对知识点的细致讲解,让学生能够及时对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弥补学习中的短板问题,有效解决,继而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脚步和大多数学生的进度,进行有效的学习。不仅如此,对于部分已经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完成课后练习之后,进行“小数点的奥秘”“体积单位的运用”等微课视频的观看,了解更多关于体积单位及小数点的知识,拓宽视野,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不仅如此,要保证微课教学质量,教师还要尽量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让家长能够在课余时间实时反馈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让教师动态掌握和更新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保证微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家长和学生也可以通过交互工具进行反馈,与教师进行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解决问题。同时,家长和学生也可以在网上进行知识点的自行探索,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与网络平台上的优秀教师进行沟通或者自行搜索获取学习资料,解决疑问,从而在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更有效地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在逐渐攻克不同学习难关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沟通中成长,在实践中提升,培养学生遇到问题不退缩的品质和自主自觉参与学习的习惯,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产物,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之上,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互渗透的新形式。面对信息技术的多种使用方式,微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需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实际来进行合理的制作,这样将微课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之上才能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同时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文君.基于微课导学下小学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探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0).
[2]王丽英.微课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中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4).
[3]陈建君.微课在小学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研究[J].校园英语,2016(32).
[4]邢丽艳.浅谈微课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