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丽娟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莲南学校517300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微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社会规则的教育,应当紧紧的着眼于微课本身的教学特点来进行。同时,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要密切注重学生对于社会规则意识培养的特点,以及微课本身的教育特点,这样能够使中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加的切合学生的基本的教育需要,也能够使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更好的展现其实效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微课教学;社会规则
引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微课的教学就是要以实效性作为其基础的,因此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社会规则的教育,更应当注重些学生学习的实效性。立足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当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特别是在微课运用的过程中,更应当注重微课教学的实践方法,让微课教学能够真正的助推学生的社会规则的教育,让学生在内心之中就树立社会规则的意识,并在实践中践行社会规则。这是道德与法治微课教学中应当十分注重的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规则教育必须要注重的维度。
一、道德与法治的微课教学中进行社会规则教育的特点分析
(一)以教学时间短、实效性强作为微课教学的应用特点
微课教学实际上就是就某一问题展开教学,讲究和追求时间的短促性,同时,也追求教学的实效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得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是微课教学的重要意义所在,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微课教学就是立足在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深刻的领悟某一知识点,这是我们认识中学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微课教学特点的重要方面。这在客观上也为教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更加深刻的和全面的进行社会规则教育,这既能够体现出微课教学本身的特点,也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规则教育的实效性的推动。
(二)实现学生深刻的领悟社会规则意识为特点
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在微课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真正的领悟社会规则的意义和价值是最为关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社会规则的教育中,微课教学就是以能够更好的实现微课本身的教育特点和学生对社会规则的领悟作为基础的。因此,在微课的社会规则教育中,必须要真正的能够使得社会规则的教育更加的符合学生的内心的教育需要。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微课教学最为主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认可微课本身的价值所在,能够更好的践行微课所讲述的内容。所以,在微课教学中要充分的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点是否领悟的更加深刻,这对于传统课堂教学中普及性的教学是不一样的,微课追求的更多的是深刻性的领悟,对此我们也要有充分的认识。
(三)深层次上是培养学生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品质。
在社会规则的微课教学中,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微课教学就是更好的着眼于让学生能够为他人着想,并且能够切实的考虑他人的利益,因为对一个人来说,规则就是意味着遵守为他人着想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不遵守规则的人可以说——就是唯利是图的人,因此让学生学习和树立规则意识,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在内心深处就学会为他人着想。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社会规则的微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注重培养学生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品质。
二、道德与法治的微课教学中进行社会规则教育的方法分析
(一)事例演示性的教学方法。
在运用微课进行社会规则教育的过程中,充分的注重运用社会上的事例,为学生讲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能够起到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通过社会上鲜活的事例的讲解,能够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社会规则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通过这些鲜活的事例,能够更多的让学生在感受社会规则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塑造自己内心的社会规则观。比如,笔者在微课教学中就通过一些违反交通规则,从而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悲剧、家庭悲剧的事例让学生领悟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鲜活的、现实中的事例,能够给学生更多的视觉意义上和感觉意义上的刺激,更多的能够让学生通过这些事例的演示。从而更好地以及效率性更高的让学生接受事例中的教训,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之中,来遵守这些事例所得来的经验。这对于学生的社会规则意识的培养和学生遵守社会规则的实践,都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讨论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社会规则有什么价值和意义,遵守社会规则对一个社会中的人有什么样的好处,这些东西如果说仅仅停留在一种道德说教的基础之上进行讲解,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够给学生形成深刻的内心认知。例如,笔者以同学们去食堂打饭为例,如果同学们都不遵守排队的规则,会有什么后果呢?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都争先恐后地去打饭,也不顾及他人,那么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打不到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通过讨论的方法来启发,或者说启示学生去认识到社会规则的价值所在,以及社会规则对于整个社会群体所展示的福利性。
(三)引导反思式的教学方法。
引导反思式的教学方法在微课教学中,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思考社会规则的价值,以及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对社会规则的理解更加能够建立在对自我认知的基础之上。比如,在笔者的教学中,经常会引导学生去思考遵守规则的结果与违反规则的结果之间的比较,遵守规则的社会是一个有序的社会,因此,同学们通常都能得出遵守规则的后果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后果。从很大程度上来讲,通过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去反思社会规则的存在的价值,更加能够体现出社会规则在整个社会中所存在的意义。让学生学会去反思和真正的去思索社会规则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样能够更好的使学生在社会规则意识培养的过程中有一个内心的自觉,因此在微课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让学生去通过自己的思索和思考来认识社会规则所在,以及社会规则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所在,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
结语: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微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为了充分的发挥微课在学生社会规则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必须要充分的挖掘相应的教学方法来予以引导,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微课教学的价值,也更好的能够使社会规则的教育外化到学生的外在实践,同时,内化到学生的内心之中。
参考文献:
[1] 李彩红.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制意识的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2020,(71).
[2] 赵谦.《案例教学法与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结合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20(17).
[3] 段亚丽.《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学习自主性的培养策略》[J]. 才智,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