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晓
浙江省永嘉县乌牛第一中学
摘要:针对目前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现状,教师教学知识时竭尽全力,学生学起来却并没有特别高效的进展,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策略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正面临着艰难的转型。本文主要是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现状,从创新教学方法着手,探讨了实施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策略的重要性,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方法;问题意识;
初中思想品德作为一门综合了素质教育与时代变迁以及思想品德理论等内容的学科,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从思想品德学科的教材看,每一年的思想品德教材都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善,远远超过其他学科的更新速度。由此可见,思想品德学科的有效性教学策略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内容。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存在只重视教师提问,忽视学生提问、忽视学生主体性的现象。学生应具备的创新品质在这样的教学中无法真正地得以养成,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自然也不可能达成。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培养。通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反思不难发现学生对老师的提问态度冷漠,学生没问题可问;有问题却不知道该怎么问,没有提问习惯;有问题根本就不敢问,认为提问是老师的事,和学生无关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善于质疑和提问。目前的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仅有个别学生的问题意识相对较强,能积极质疑、发问,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没有被充分唤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不足。因此,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课改的成败。
二、贯彻新课标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灵活、多样、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辨证的思想观点方法、良好的个性品质、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等。好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既能有效地传授知识,又具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首先,利用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学会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其次,使用声像教材,借助现代化的视听设备,将填密的思维过程、鲜明的人物形象,具体的社会活动通过音响、画面、色彩等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并且声画同步,情景交融,图文并貌,比文字教材更易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例如,在初一思想品德“做意志坚强的人”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大家一起看电影《背着爸爸去上学》的片断。体会主人翁石娃在逆境中刻苦求学,自强自立,克服重重困难,“背着爸爸去上学”的这种坚强的意志。让学生讲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腿瘫痪、双目失明的挫折面前,选择了文学创作的道路,重返战斗行列的故事;张海迪的坎坷而成功的人生道路等口通过讲名人的故事;联系自己身边的实际,从而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的性格。第三,利用分工合的教学方法,教学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在班级中总会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交织着友爱与竞争的气氛。
相互帮助、分工合作的教学方法,将会助长学生的情谊,形成团结、友好、协作的良好的社会道德特性。例如学生通过收集、交流有关的典型材料,开展具体化的演讲、讨论、表演小品、歌唱等等活动让学生在分工合作的情况下完成。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系统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是从怀疑和提出问题开始的,善于提出问题是其具有问题意识的重要表现和先导。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问”成了老师的专利,教师只重视问学生,重视研究怎样问、问什么,并给学生固定的回答模式,而忽视了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有的老师认为学生提出问题是浪费时间,影响自己教学,不利于自己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了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对于很事情没有自己的观点,这对于学生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视提出问题的质量。学生提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课本之问”。即对课本知识和老师在讲课中涉及到的理论与观点有疑惑的地方可设问。二是提“热点之问”。即对国内外大事、典型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质疑,而且所提之问通常与课本知识或学生实际有一定的联系。三是“做人之问”。即学生与家长、老师、朋友、同学等人际交往中就如何做人等到人生问题的思考和疑虑。四是“老师个人之问”。即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因此,要让学生“善问”,必须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应从这些方面加以引导,我认为能拓宽他们的思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师要通过传授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逐步培养提出问题的习惯。要特别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为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实施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是善于提出问题、因利势导、激发学生思维,培养教育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而是让学生本人思考。”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启发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他们主动提问题,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老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时入问题情境后,让他自己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适进点拔,并在教师指导下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问题的提出,老师通过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越来越重要,对于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以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必须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庆军;;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创新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年03期
2.叶新群;;浅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快乐阅读》;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