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蓓蕾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昆阳镇第五小学 325400
摘要: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各方面工作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在疫情防控的要求下,国内学校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停课状态。一时间,各种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教育形式开始涌现,用以解决长期停课对教育教学工作造成的一系列影响问题。在此背景下,微课开始受到更多教师的关注,尤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微课这种新颖的形式为解决其教学上的难点问题能够起到诸多促进作用,对此,结合此次疫情为教育教学领域带来的新变化来思考微课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就显得十分关键。本文以小学科学教学为视角分析了微课的基本形式内容及其对小学科学教育的促进作用,进而针对利用微课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成效的路径展开探讨。
关键词:微课;小学科学;科学学科
一、微课概述
微课是近年来伴随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而诞生一种全新课程形式。微课的课程载体是段视频、多媒体课件等,其主要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将学科知识呈现出来,并形成一个个电子课程以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播放或由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在课外和家庭中进行观看学习。相较于传统堂课教学,微课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即微课利用短视频等新颖的形式来对各方面知识进行承载,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各种知识传递给学生,并通过微课在知识上的特色呈现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良好教育效果,提升教学效率。可以说,微课为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其不但可以辅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更可以独立于课堂教学之外,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因此,在疫情背景下,微课这种课程形式有效解决了因学校停课而造成的教学空档期问题,给予教师在家中进行教学和学生在家中进行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帮助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开辟出一个全新的教育空间,以应对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二、微课对小学科学教育的促进作用
单纯从微课的形式已经可以看出其能够弥补传统教育教学上的许多缺陷与不足,而具体到小学科学教学领域,微课这种课程形式更对其教学有着诸多促进作用。
首先,微课能够丰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学资源是十分关键的。尤其对于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小学生而言,单一的教学素材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缺少变化的课堂教学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微课这种全新的课程形式其允许教师将大量与小学科学相关的知识做成短视频,除课本中的内容外,教师还可以从生活与网络上搜集大量课本以外的内容并以微课形式提供给学生,如此就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小学科学教学的资源库,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其学习兴趣。
其次,微课能够提升教学针对性。在传统科学教学中,课堂教学一遍而过,即使教师再针对难点重点进行强调,也因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而存在许多学生对难点重点把握不到位的问题。而微课这种课程形式相当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替代品,教师可以将各种重点难点知识制作成简短的视频并分享给学生,如此学生就可以结合自身在理解与认知上存在的不足来选择合适的微课进行反复观看,如此就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出教学的差异化和针对性。
最后,微课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推进线上教学。在疫情背景下,学校停课所造成的教学断档对教师原有教学计划都造成了严重破坏。但利用微课,小学科学教育则可以实现线上教学,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微课素材让学生自行在家中进行学习,如此就可以有效打破教学上的时空限制,保持教学的连续性。
综上所述,微课对于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有着巨大的改善作用,应该成为在未来进行大力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以使微课能够逐渐形成课堂教学以外的一种全新的、成熟的教学模式。
三、疫情背景下微课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成效的路径
(一)进行微课资源的科学合理化筛选与制作
微课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知识内容的承载上没有明显限制,且可以根据需求制作大量教学资源以供学生进行学习。但在进行微课资源筛选与制作时,教师也需要注重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的设计与制作,以提升微课质量。首先,微课资源的筛选与制作应该尽可能贴近教材内容,将教材中的知识作为基础,在解决好教材中基础知识教学的问题后再为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在这一方面,就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将之融入到微课之中。例如,在《水》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水的相关知识制作成微课,但由于其中水的各种物理形态如气态、液态、固态理解难度较大,此时教师就可以在微课中进一步为学生搜集大量相关教育素材并将之制作成微课,同时以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对水的各种形态进行呈现,并以故事形式阐述水在各种条件下的沸腾、结冰与融化,如此就可以使教学的难点在微课中予以灵活讲述,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也提升微课本身的趣味性。其次,微课资源的筛选与制作应该尽可能的贴近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攫取各种素材与资源,从而提升科学学科的趣味性。例如在《天气》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各种天气现象融入到微课之中,从而让学生在微课学习时了解到生活处处都有科学,进而也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起到锻炼作用。
(二)注重抽象知识的具象转化
在小学科学学科之中有许多知识也较为抽象,如空气的压缩、风的成因等。这些内容如果单纯依靠教师字面上的讲解往往难以让学生理解,此时就需要用到微课将这些抽象知识具象化。在微课制作时,教师应该依靠动画将空气的分子结构、物理结构进行直观呈现,然后再对空气压缩与风的形成过程利用动画进行直观演示,从而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空气和风的相关概念原理有所了解,进而降低其学习难度。
(三)利用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此次疫情背景下,学校停课导致课堂教学受阻,但相反,其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使得许多教师都意识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微课这种新型的课程形式应该被充分运用到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中,以之完成当前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就小学科学教学而言,教师完全可以将更多的课堂授课内容转移到课前,由学生利用微课自主组织学习,让其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自学的方法,形成自学意识。而课堂之上教师则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科知识的讨论互动上和引发学生对自学内容的思考方面,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成效。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各种课题研究任务的布置,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探究,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此次疫情背景下教育教学领域受到的冲击并非是一件坏事,相反,其也反映出了教育教学领域的许多问题。而微课这种全新的课程形式能够辅助现代教学完成许多课堂教学所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其的应用,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微课制作以及利用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来最大化地发挥微课的教育价值,进而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柯丹丹.基于微课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217.
[2]兰美玲,蔡坚勇,朱小钦,王语嫣,刘明娣,齐会玲.微课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3):122-124+129.
[3]闫长艳.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07):103-106.
[4]何海波.小学科学课堂引入微课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5):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