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孙余辉
[导读] 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孙余辉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花亭子学校 413000
         摘要: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校内不仅学习知识,更多的也是与周围人交流互动,同时在不断的自我成长,在这阶段内也在养成着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有益于一个学生养成良好健康的行为习惯的发展。本文对此展开研究,阐述了小学校园内文化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小学;文化建设;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引言:
         学校是学生日常接触时间最久的环境,学生的良好教育的养成一半原因也归之于学校的培养[1],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意义对学生健康成长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且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学习和模仿的快速成长时期,在此时,学校优秀文化建设的氛围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学校在此时期内也要加强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成长,校内广大老师要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关注学生们的行为表现,及时纠正他们不良的行为习惯,正确加强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
         一、小学校园内文化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之间的联系
         成长的环境对个人自身的发展影响重大,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对万物快速认识和记忆的阶段,在此阶段,学校优秀的文化建设的氛围对学生成长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墙、校报等方式,将文明建设的内容各处都映入学生的眼里,刻在学生的心里,能够使得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积极的品德观念,更正自己的一言一行,再通过老师的榜样指导力量,使得学生在正确的成长道路上又多了照明灯,帮助他们更好地前进,学校是学生第二成长环境,学校应当肩负起这项重担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好坚实的保障。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发挥各项宣传资源优势
         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宣传渠道,联合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的环境氛围,如校内的公共板报、文化墙、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活动活动中,都需要加入对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的主题,将文明建设思想贯彻在校园角角落落[2],使得广大师生内心树立起强烈的文明建设观念。以及通过校园艺术表演形式,通过老师积极号召学生参与表演,开设文明建设活动主题,指导学生自编自导相关主题的小品等其他才艺活动,将文明建设良好观念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除此之外,举办相关主题的作文大赛、朗诵比赛或者辩论赛,使得学生在比赛中不但能够团结,提升个人文化才能,同时也呼应了文明建设的目的,更好地促进学生优秀学习和健康成长。
         (二)建立标杆榜样的教育环境
         在小学阶段,老师在每个班级主导权相比较重,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也具有更高的威信度,因此,利用这一特点,老师应当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优秀的品质和良好教育教风,积极引导学生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在校尊敬老师,与同学和睦相处共同进步。面对学生之间的纠纷,老师应当及时合情合理的解决,更积极教育学生,引领学生通向正直有道德有感恩之心的成长之路。作为老师,在校园内时时刻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为学生做好优秀的榜样示范,老师自身优秀的品质会对所带学生的言行举止起着关键性作用。
         (三)开展文化建设相关班集体活动
         除了在前文中提到的校园集体大型活动外,班级体内各班班主任每周在班会时要积极向学生普及文化建设的理念,每周安排相关主题的班内活动,如学生发表个人对建设文明校园的感受和建议以及自身如何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同时在班级内制定班规班训,强调学生的规范行为和言语,每周班内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评选几位最佳文明规范的榜样学生,以此激励其他学生看齐,班级和班级之内也互相竞争评级,如每周通过学校相关值周老师和学生的检查评比,选出几个优秀文明班级,在校宣示表扬,在全校内形成文明争先的氛围,有助于促进建设文明校园的发展,更有效地规范学生最佳行为习惯的发展。
         (四)建设评价机制,积极监督
         要求每位学生对个人每周或每月进行自我分析,评价自身近一周或一个月内个人行为举止的表现情况,再通过学生和老师之间互相评价,对该学生表现情况再加以补充评价,最后进行打分评价,最后的分数记入每学期最终的素质考核中。除此之外,各班主任做好积极宣传工作,对每位学生家长及时宣传培养学生优秀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联合家长与学校共同做好文明建设的工作,促进学生最好的成长。
三、结束语
         学校自古以来是教书育人之地,学校的氛围能够带给学生非同社会和家庭的成长感受,因而更要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为学生打造最佳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在德智体美个方面的积极成长,在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内打造舒适文明的环境,使得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得以熏陶和更加完善,广大老师也要树立好教师形象,积极引导学生成为正直文明有涵养的学生,有益于学生今后未来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梁峰华. 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32):29-31.
[2] 许君玲. 促进习惯养成 构建和谐校园——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