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计算思维培养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黄涛
[导读] 近年来,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黄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830000
         摘要:近年来,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这是学生学习与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下,学生要为将要面临的高考做充足的准备,同时也要为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从而在步入高等学府后能够将知识应用游刃有余。在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是重要的课程组成部分,其能够使学生的发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让人才的养成具有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同时也是开发学生智力与思维的重要课程,能够使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提高个人能力。 本文将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计算思维的培养进行分析与思考,使这一课程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思维培养
         引言: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未来社会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在高中时期的人才培养阶段,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好培养工作。近年来,计算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一大标志,同时也象征着未来社会的计算机信息化将得到全面的普及与应用。在这一发展背景与时代要求下,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成为了这一能力培养的基本与核心课程。
         一、分层教学培养计算思维
         在传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差异性不够重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应用,这一问题的产生导致学生不能够得到全面性的发展。有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计算思维的有效培养,而更多一部分学生因为个体能力等原因难以达到计算思维有效培养的高度[1]。在高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思维能力培养同等重要,因此在这一前提条件下提出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从而使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能够推进全体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来设定不同的目标,同时也能够使计算思维的培养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
         教学案例一: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前,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摸底了解,从而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为课堂教学工作做好前提准备。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该制定相应的分层教学目标,为不同情况的学生进分层目标的制定,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发展。

在进行课程《用函数计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人函数知识掌握能力,避免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足而阻碍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在进行课程教学前,教师将学生的函数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摸底,发现在学生群体中,有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函数知识的掌握较为牢靠,剩余的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对函数知识掌握能力不足。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将学生分为A层与B层,在A层学生群体中,又有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能够将函数知识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灵活应用,而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则不能,因此再分为A1层与A2层。B层学生中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函数知识结合学习的半分之六十分为B1层,剩余百分之四十分为B2层。进行完分层后,教师对这四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合理分配,由B2层至A1层的学习目标制定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从而使全体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最终达到学生学习水平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激励学生的计算思维,从而使学生的计算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计算思维法
         在进行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仅仅重视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不能够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与结合实践的习惯,这一点问题也不利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2]。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重视这一点,不仅要加大理论知识的讲解力度,也要将结合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思维的有效培养。
         教学案例二: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用公式计算》的教学时,可以把理论以及具体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思维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数学公式的应用,例如一些数学计算定理的案例提出,使学生能够结合数学课程学习记忆,将相关数学公式应用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公式的合理性,即将公式用来引导学生是否能够使学生将这一公式应用于信息技术的问题解决中,应用于信息技术的问题解决中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师应该带着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前的分析,要使公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成立,并且能够与信息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形成能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提条件,才能够使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与思考,最终达到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提升。
         三、结束语
         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为学生未来这一课程知识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向信息多元化发展,提高人才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兴冶, 王昌国.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计算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040(012):97-102.
         [2]张春华. 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J]. 中国新通信, 2019, 21(09):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