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滋润每一片绿叶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杜芬
[导读] 爱是一个幸福的口袋。爱,是世间最美好的词汇,学会爱,

         杜芬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洱滨完全小学,云南省大理市671000
         摘要:爱是一个幸福的口袋。爱,是世间最美好的词汇,学会爱,我们才有平和的心态、博大的胸怀,懂得体贴与照顾,知道真情所在。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当今,家庭中的单向受益使孩子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形成众人都为我服务的心理定式。长期处于被关爱的氛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关心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行"爱的教育",要帮助学生懂得“爱”,引领学生感受“爱”,教师心中要有“爱”。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爱的滋润;言传身教;

         时光飞逝,用欢悦的心迎接每一个新学期来临。看见家长满怀希望地把孩子送到学校,交到我们手里的时候,我们接过的是一家人甚至是几家人的希望和对一个孩子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面对这种期待,作为教师的我们不敢有丝毫地倦怠,我们觉得我们身上的担子不轻,我们的责任很重。是的,也许对一个集体来说,每个学生都只是几分之一,可是对于孩子的家人,对于孩子自己,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孩子就应该是百分之百。因此,我们教师都应把关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的生命尽情绽放。
         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每一个都有他的个性,要想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和发展,教师应该把每个学生看成是一个新的世界,一块未得到雕琢的美玉。他们需要我们教师的关怀与塑造,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爱心去关爱他们,用我们自己的真情去细心地保护和丰富他们美好而又脆弱的心灵,善于欣喜地发现他们哪怕是稍纵即逝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每天,我们都应提醒自己:“离孩子的世界近一点,我们的快乐就多一点。”我们要用自己无私的爱心滋润每一片绿叶,给每个孩子以鼓励和温暖。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能够厚此薄彼,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学生的个性既多姿多彩的,又纷繁复杂,但是有一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每个学生都衷心地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理解、关爱,并都需要展示、表现、竞争。由于他们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心灵是非常脆弱的,需要家长和学校给予加倍的关心和呵护。公平公正而又富有爱心的教师,对于学生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用润物细无声的爱去滋润、去关心、帮助孩子成长,也是我们教师美好师德的体现。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教育和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样的学生更需要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心。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看到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的优点,承认学生的差异,平等地对待学生,因材施教,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那些优生,教师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挑战一切,对于那些学困生,教师应给他们信任,给他们激励,更要给他们机会。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赞美,每个孩子都是需要被鼓励和赞美的,大人也不另外,更何况是孩子呢 。
         “有爱的事业才会充满魅力,有爱的事业才会万古长青。”学好文化知识是学生的根本,但是教师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如果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或作业做得不好 ,教师就多对对学生妄下结论,势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能会因此而严重地伤害一颗幼小的心灵。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关怀,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必要时主动与学生交心,我相信学生会在心灵深处回应你,这样的师生关系,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如果只是用单纯粗暴的态度和简单的批评,则可能严重地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给学生留下阴影,甚至抱有抗拒或抵触的情绪,致使师生关系僵化,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学会关爱学生,设身处地认识和理解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正确地看待他们的不足之处,这些犯错的孩子不仅需要在天冷时候的一句问候,下雨时候的一句关怀语,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让他们学会相信自己。试想,如果学生每天在学校里体验的都是失败,他们的自尊心会不断受到伤害,就可能会放弃上进的努力。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多给学生创造得到认可或取得成功的机会,那么这份成功的体验会促使一个人永远向上,那么这份爱会是更加厚重。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在儿童心里激起自豪和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
         鼓励是使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动力,是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肯定,是对学生进步的鞭策,它能使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坚定相信自己的信念。 记得有一个不爱背课文的学生,在一次“强逼”之下背出了一篇较长的课文,看到他的出色表现,我的心里很开心,不仅在单独交流时候表扬了他,而且在全班同学面前也对他的进步予以肯定,还要求大家向他学习。这以后每次背课文他都能很快背出,我也不必再每天追着让他背课文了。由此可见,教师的几句肯定的话语,或者某个表示认可的动作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所以,教师不要吝惜自己鼓励学生的语言,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就要及时给予鼓励,才会使他们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成才,我们往往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重视,而忽视学生身心的发展,事实上,成才的标准是多样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应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时代特点等共性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知识、品德等个性做深入地分析,根据学生身心变化来揭示学生的心理动向,并加以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身心达到健康和全面的发展。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的很多教育理论值得我们借鉴,有的教育特征,我们也可以用来观察和评价学生,比如记忆力强、兴趣广泛、注意力集中等等。但西方有的教育理念跟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喜爱想象和创造性活动,我们以前就不太重视。中国教育传统注重模仿和重复,很少鼓励学生主动创造。又如情感和体能的高度敏感。再如具备幽默感,很多教师可能会嗤之以鼻,幽默感也算是需要学生培养的优点吗?这些教育理念现在已经得到推广和实施,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对学生情商的培养也远远落后于其智商的培养,殊不知,情商因素对于今后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科研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应时时处处怀着真情走进学生,关爱学生的成长,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人民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重任。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成为“立教之本”和“兴教之源”,成为培养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哪里来?来自教师队伍本身的建设,也来自这一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来自教师对职业的强烈认同。当教师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就能让优秀者从教、让从教者敬业、让敬业者乐业,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参考文献:
[1]常虹.在关爱中找到自信的力量[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11(S1):65-66.
[2]方旭维.关爱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桥梁[J].学园,2017(20):183-184.
[3]毛小军.关爱——走进学生心灵的桥梁——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2(05):8.
杜芬,197年一月出生,女,白族,云南大理,大专,中小学一级教师,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洱滨完全小学,671000,从事小学语文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