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后习题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 任静
[导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的了解语文教材中课后习题布局的内在逻辑性

         任静
         延职创新实验小学  716000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的了解语文教材中课后习题布局的内在逻辑性,在教学上面才能够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够让教学变得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在我们的教材中安排的课后习题多是具有着其存在的价值的,教师要能够进一步挖掘出它们存在的意义,能够充分的利用好这些课后习题进行教学。本文以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教材为例针对语文课后习题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统编版;课后习题;小学语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在呈现的方式上面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站在一个高度对这些课后习题进行审视和分析,深度分析这些课后习题安排的意义,挖掘这些习题善于将这些习题转为一种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让课堂效率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所以本文就针对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为例,就其具体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探究,希望可以给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一些启发。
         一、形成先行学习体验
         学生往往对于一些新鲜的学习材料充满了兴趣,毕竟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始课堂教学,但是对于很多学生基本对教材中的材料都已经翻阅了一边。所以碎玉大部分学生而言教材中的内容在学习的时候并不是真正的零起点。他们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还有对于课本自己初步的感知,都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初感。那么教师其实也可以将教材中的习题放置到前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往往可以更好的发挥出这些课后习题的价值和作用。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这一课中,课后练习题的第一道题目就是让学生默读课文。让学生读后说一说天窗在哪,为什么要开天窗。这道题目设计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初步的掌握课文的内容,可以基本的了解课文大概的意思。那么这个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课文的阅读和思考,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一边学习一边阅读和一边思考问题,将这个习题应用到前置学习中,大大的提高了前置学习的针对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也会阅读更加的专注和认真,而且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独立的掌握文本大概的内容。
         二、打破文本学习边界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训练安排上面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很多的知识点或者训练学生的能力都会被划分到特定的一个内容体系中。而学习方法需要进行不断的训练,让学生可以做到最终真正的融会贯通。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打破文本之间的界限,学会对练习题进行嫁接。让学生可以在前面习题中学习和掌握的方法应用到后面文本问题的解决中,这样此案可以让学生获得能力真正的提升。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批注阅读的方法。而这个单元三篇文章课后的第一题基本都是围绕着批注阅读展开的。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一单元语文园地中的题目从整个单元的内容出发让学生懂得在阅读文本的时候遇到了疑惑的地方或者觉得有价值的地方如何批注,批注多种方式,这样就让学生系统并且具体的学习了批注阅读。

而批注阅读训练也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学会借助这个单元的练习在后面的课文中尝试也让学生进行批注阅读,把鞋的好的地方还有自己存在疑问的地方学会标记。借助这样的训练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对文本深度思考的习惯,还能够大大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寻找新鲜的学习话题
         有的习题其实就涉及到了一个大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借助这个习题让学生学习一些新的知识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习题中的知识点可能缺乏新鲜感,主体不够明确。所以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能够明确这道习题设计的意图,能够明确习题所要考查的方向,然后对旧的习题进行一些调整,让学生能够在新的习题引导下获得阅读文本的冲动。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这一课,课后的最后一道练习题是让学生谈一谈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这道题目其实就属于对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但是这种问问题的方式比较的老套,所以有的时候并不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此教师可以换一种提问的方式,比如可以让大家思考精卫和盘古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其实都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但是教师通过转化呈现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学生会更愿意进行思考。也能够进一步的通过对比认识到精卫的勇气和敢于抗争的精神。
         四、无缝对接学习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习题教学,要能够确保习题的无缝对接,这样才能够达到学习的目标。也就是习题的出现应该是自然地,能够和教学的内容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我们会学习到《女娲补天》这一课。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其他的奢华故事,再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比较神奇的神话故事。教师通过让学生一边回忆神话故事和其中人物展现的精神,一边在潜移默化中落实到本单元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的题目,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和阅读的能力,同时借助习题实现了无缝对接,同时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单元所学习的知识。获得了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课后习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教师必须要善于开发这些课后习题,认识到课后习题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对于课堂学习起到了有力的支撑。所以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对课后习题进行重视和深度研究,要用好课后习题,认清楚课后习题出题的目的意图,发挥出课后习题的作用,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罗凤平;;“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本习题运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年25期
         2    吕艳丽;;挖掘小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2年05期
         3    许红琴;;如何开掘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10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