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探索生活化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逯芬
[导读]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成为了当今教育教学的重点

         逯芬
         延安实验小学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成为了当今教育教学的重点。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已经不再是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当今社会以及企业对学生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掌握高文化、高素养,也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尤其是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而言,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学质量呢?下面本文将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探索
         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特点来看,很多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想要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使学生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开展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运用道德与法治,从而促进自身的综合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当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教师以及学校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
         从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在具体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以及学校对该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无论是从教学计划的设置上还是在课程安排上,学校都会过度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比如在课程安排上,很多学校会将更多的时间留给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程,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一些教师会认为只要学生年龄逐渐增长就会认识到事情的对错,就会懂得更多的道理,所以对该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校一周只有一节或者两节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且这两节课程也会随时被霸占,所以导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无法顺利的开展。
(二)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陈旧,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除了学校以及教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之外,在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就是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陈旧,并且教师也缺乏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识。比如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是单纯的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是对其中的道理和意义没有进行讲解,所以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片面。此外,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也只是讲述课本上的知识,缺乏拓展性教学的意识,更缺乏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开展教学的意识,所以导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无法发挥其作用和优势,更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融入生活实例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
         想要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融入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故事,通过引入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生活化的故事和学生产生共鸣,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说话要算数》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实例开展教学。比如本节课程主要讲述了诚信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某学生撒谎的故事,也可以引入《狼来了》的故事以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等等,通过故事的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引入某同学在生活中经常撒谎带来的不良后果等等,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感受到《说话要算数》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创设了生活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二)初中创设生活化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教师注重引入生活实例,还需要教师注重提出生活化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教学质量,创设生活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例如在开展道德与法治《低碳生活每一天》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开展教学,比如在本节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节俭的行为,有哪些爱护环境的行动等等,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学生在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构建生活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和实际生活有着较强关联性的学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实际生活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体现自己的价值,使学生正视自身,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例如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这些事我来做》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比如到敬老院照顾老人,或者让学生为家长做一些家务等等,这些都是和实际生活有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小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制对生活起到的作用和影响,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不仅在本节课程中,在其它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实践活动,因此来提高教学效率,开展生活化的道德与法制教学。
结束语: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课堂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道德与法制和实际生活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制的意识,也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因此,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并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开展生活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楷.“二次备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D].河南师范大学,2019.
[2] 马泽华.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
[3] 王婷婷.《道德与法治》课中法治教育的生活化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