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若干探索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 张军娜
[导读] 要注重学生思维特点,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和行为实际。

         张军娜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摘要】要注重学生思维特点,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和行为实际。今天的学生,由于社会生活的活跃和社会思想的活跃,使得他们的思想也非常活跃。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补充一些新认识、新信息,而且要贴近生活实际,满足学生精神上的需求,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喜欢道德与法治课,爱上道德与法治课,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学有所得。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根本原则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了人的认识规律,即“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认真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生命力战斗力的源泉。
一、道德与法治课中理论实际的含义
         一是要掌握理论;二是要联系实际。?掌握理论.只要是学好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概念、原理、观点,这是基础知识。掌握知识、明白道理,是贯细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条件,才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实际主要是社会现实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现实实际,主要包括国外国内的重大时事形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实际的联系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应担负的责任: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观察社会、分析形势等。学生的思想实体主要是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某些方向。在同社会各种信息联系中形成“热点”、“兴奋点”。受社会不正之风和各种错误思想影响而形成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等。对学生思想实际的联系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澄清模糊认识,肃清错误观点,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提出“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之中”的要求。现在的道德与法治课中考试题,立足于典型的背景材料,使考生借以感知具体情境,形成表象,经过思考,发现其中蕴含的相关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对于道德与法治课来说,我们要联系的“实际”主要有历史的实际、和时代同步的实际、生活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如思想实际和心理健康实际)等。
三、理论联系实际,要追溯学生的生活与经验
         陶行知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时并非一无所知,并不是一块尚未雕刻过的“白板”,他们是带着本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追湖学生的生活与经验。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要求
         1、依据大钢和学习内容,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突出科学性和典型性,具有现实感和时代性。选用的材料上力求“新、近、趣",又富有感染力,学生感触深,普遍关心的国内外时政热点、社会公共生活、学校和家庭实际以及学生思想实际中的材料,遵循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如:初中-年级应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二年级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教育,使他们了解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并学会用法、守法、护法;三年级讲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重点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基本路线和基本国策,并结合实际进行崇高理想教育,从而引起学生关注,产生思想共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便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引用事实材料应条理清晰,层次清楚.内容完整,合乎情理,并注意各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道德与法治课的结构体系。  
         3、紧扣主题,突出重点,抓住主流。防止贪大求全,不着边际,东拉西扯,使学生走神或产生疑点,或做过多解释而冲淡主题。
         4、要具有明确的立场和观点,避免那些尚无定论有争议的材料或教师自身都理解不透的、或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起负效应的事实。
         5、应融人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和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6、要求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表情适时变化,以达到师生双边活动的最佳效果。
         7、坚决克服把学生视为成人,不研究学生特点倾向,还要克服专注于向学生灌输概念,要求学生背诵而不讲求理解和应用的倾向。
         五、理论联系实际要讲究的方法
         1.营造生活氛围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关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课堂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优化师生关系,要把学生看做人,看做活生生的大写的人,看做有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的人,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需要,相信学生潜能,爱护学生身心,使课堂气氛民主化,师生关系明友化为学生提供一不公平参与的机会,提供个交互式的对话学习的平台,让思想政治课成为生活的大课堂,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中感悟理论知识、体验理论知识。
         2.布置生活作业法。要联系生活实际,布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案切相关的作业,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感受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学会生存,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等,学以致用、手脑并用,促进个性发展。
         3.链接生活热点法。道德与法治课应多收集最新的社会热点资料,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动态,在教学中紧扣时代脉搏,随时向课堂教学引入新事例,不断用最新的情景资料补充教学内容,编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时空距离,使道德与法治课更富有时代与生活气息。
         总之,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教与学探究的永恒课题和主要策略。一方面,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的基本任务,没有理论知识的教学,就没有学科地位;另方面,要立足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强化课程的德育功能,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的基本目标。只有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并转化为自觉行动,达到知识、能力、觉悟和行为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朱新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邬春晓.政治教学与德育教育[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