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青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国庆小学 410003
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逐步渗透,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借着这股东风,以尊重、鼓励、欣赏为主的赏识教育成了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 ,也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赏识教育能被人如此看重,自有其内在魅力。首先它是教师人格的体现,是教师博大胸怀的展示。一个教师能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去对待每一件事情,其自身就在潜移默化地示范。学生切身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宽容,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事情,发现别人的优点,宽容别人的过错,从而自觉培养出一种优秀的品质。
其次,赏识教育可以促进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的的和谐。俗语说:好语一句暖三冬,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亲切的动作,都能让学生感受到理解和关爱,促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尊重老师的决定。在这种和谐的氛围里,师生的交流、沟通变得更自然随意,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作为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学生,在家里一般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所以,家长也特别喜欢老师表扬自己的孩子,表扬了她的孩子,她对老师也是分外尊敬,对班级工作也是分外热心。一切都呈现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局面。
最后,赏识能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有些学困生总认为自己事事不如别人,找不到自己的优点,因而产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自暴自弃,调皮捣蛋,故意和老师、同学作对。对此老师更应注意方法,多给予肯定,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其重新站立起来,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有一次,在上公开课要学生朗读时,一位基础差的学生拼命地举手,一次又一次,本来没打算叫他的我决定给他一个机会,他站了起来,非常流利地读了出来,全班同学都鼓起掌来。我也不由自主地赞叹道:“你读得太好了,老师为你骄傲!”就是这样一句话,让他从此每篇课文都读得非常流利。赏识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那么,赏识教育是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虽然赏识教育能促进师生关系和谐,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满足自豪感,促使他走向成功,但它也有其弊端。
其一,是扩张了学生的虚荣心,一些教师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即使该生全盘兼错,学生也自知应受到严厉批评,可教师仍在千方百计为他寻找闪光点,对其进行鼓励。殊不知长此以往,学生一方面觉得老师没有魄力,过于懦弱,该批评时不敢批评,难以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虚荣心越来越膨胀,以为方方面面都优秀,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
其二,是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自我为大,惟我独尊。由于平时听表扬太多,以至迷失自己,对自身的缺点视而不见,总认为自己什么都好,什么都对,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更看不到别人的优点。长期下来,容易陷入自我欣赏中而无法自拔,也更容易变得骄傲孤僻,看不起别人,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唯我独尊,难以合群。试想将来是一个讲求合作的社会,这样的学生将来走出校门,该如何面对呢?
其三,是引发心理脆弱,不堪一击。因一直处在被赞赏的氛围中,自认为相当优秀,可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旦走入好的学校,当面对更多优秀的同龄人、更大的竞争时,继续优秀下去还行,可一旦被人排挤,一旦技不如人,就会不堪一击,丧失信心。媒体报道中几个学生因受老师的批评而离家出走的事就足以证明。还有因家长批评而自杀、因考试不好而跳楼的事件更是触目惊心,学习上的小小挫折尚且如此,那要是面临以后人生道路上的更大变故呢?可想而知,答案是不容乐观的。
因而,笔者认为,赏识教育是面双刃剑,有利又有弊,作为持剑手老师或者家长,都要恰当好处地把握好分寸,深思慎取,使赏识教育发挥它的最佳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