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重庆市大足区双路中学 400900
摘要:现如今国家和社会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他们能够主动进行学习。对于初中美术来说,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分层教学的方法,能够增加师生的课堂交流次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投入到美术课堂,提升其美术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对初中美术课堂分层教学的有效思考进行浅析。
关键词:初中美术;分层教学;思考
引言:自从国家提出了新的教学政策之后,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主动性。以往,教师在初中美术课堂上主要是结合教材上的讲课内容,向学生讲述相关的美术知识,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次数比较少,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基本上处于一种不动脑的的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影响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针对这种这种情况,教师在美术课堂上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班级整体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初中美术课堂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任务比较重,由于美术在升学中占得比例比较少,因此导致部分学生在美术的课堂上,不能很好配合教师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美术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将抽象的美术概念变得通俗化、生活化,引导学生发现美术的魅力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2、促进师生互动交流
以往的美术课堂,主要是教师讲述相关的美术知识点,整个课堂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很少给学生留下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师生在课堂上相互沟通的频率比较少。如果教师在美术课堂采用分层教学,通过拟定不同的美术问题增加师生的交流次数,这样有助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正,从而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初中美术课堂分册教学的实施策略
1、结合学生的美术现状进行分组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不一样,有的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参加美术培训班,对美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的学生美术基础比较薄弱,对美术基本上一无所知。因此,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每个学生的美术情况,然后将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这样能够使得教师在美术讲课的过程中,能够面向班级全体学生讲述相关的美术知识点。
例如,在讲到“多彩的学习生活”时,教师可以针对那些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学生,在原有造型知识点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向他们讲述一些不同国家关于造型的探索以及作品展示,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还有利于促进他们对美术造型的全面理解;对于那些美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他们掌握相关的造型技巧和理论,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即可,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2、根据讲课内容进行分层提问
教师在美术课堂上,按照学生的美术基础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根据讲课的内容,在课堂上向每个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确保班级整体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师提出的问题中,通过相互交流进行探索。例如,当教师讲到“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时,可以对那些美术基础比较差的小组,提出一些艺术表现的基础知识即可,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通过查找书籍进行解决;对于那些美术基础比较好的小组,教师可以适当提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研究。为了确保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减少讨论与美术无关的话题,教师可以随机走到不同的小组,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改动,以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推荐一位代表进行发言,其它学生进行补充,教师在原有问题上进行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美术课堂的讲课效率。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比较多,教师在采用分组提问时,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避免整个课堂都是学生进行讨论和回答,没有对其进行训练,影响了美术课堂的教学进度。
3、完善分层评价体系
由于学生的美术基础和学习能力有所不同,教师在美术课堂上采用分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美术实际情况,及时对其进行评价,让他们在教师的评价中明白自身的优缺点,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课堂中,积极配合教师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点。例如,在讲到“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当学生在小组讨论完毕后进行发言时,教师应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评价,对于那些美术基础比较薄弱的小组,可以针对小组的讨论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发言进行点评,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并且适当提出自身对于这节课的期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对于那些美术基础比较好的小组,教师可以对其回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引,让他们明白自身还存在那些缺陷,从而全面掌握与中国美术有关的理论。
结束语:综上述所,教师在初中课堂采用分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美术现状,在班级上进行分组,由于学生的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实施分组教学的过程中,要掌控好课堂的节奏,引导学生更好的投入到美术的课堂中来,从而完成自身的新课改美术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赵玲.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美术)[J].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2]王大根.美术教案设计[J].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马建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