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寇振芳
[导读] 学生学习化学,要学习化学中物质的结构、关系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

         寇振芳  
         山东省惠民县麻店镇中学  251705
         摘要:学生学习化学,要学习化学中物质的结构、关系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探究这些知识,能够寻找到物质之间的化学逻辑,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举一反三,甚至能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这样学生才算是深刻地掌握了化学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引言
         核心素质培养主要侧重于对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因此会严格要求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怎样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当中进行核心素质的培养是个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化学与日常学习的语数外教学不同,在进入学校阶段,学生就已经进行了语数外的学习,但是化学科目的学习发生在初中的后半段学习当中,因此学生在接触初中化学需要一点的适应阶段。教师要在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化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就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来看,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是一味地注重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只是讲述化学概念以及化学方程式的用
法,在学生的平时练习中采用“题海战术”,导致学生们的内在潜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渐渐地成了接收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学生们容易对数学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的教学策略
         2.1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在进行化学实践操作时,可以建立合作小组的学习模式。在前一节课结束之前,分配好小组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在组内进行学习分工,做好实验前的准备的工作,在实验中进行配合,共同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小组成员分别记录实验结果,在记录完成之后,进行汇总分析。小组实验模式的进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启发,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共同进行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率。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学习内容,交流试验心得,共同进步。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对问题作出初步的假设、并通过实践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的成长,并且发现每位同学的不同,对学生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上尽力做到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有所受益。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有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针对初中化学的课堂学习内容,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分解,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有明确的任务分工。

小组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教师对问题的回答要有包容性,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要做好教学中的引导工作,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老师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问题探究当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发言,大胆质疑,大胆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及时为学生指点迷津。
         2.2加强课后练习,夯实学生基础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学生的课后练习。学生学习新的知识,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进行巩固和理解,同时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丰富学生的练习形式,降低学生练习时的枯燥感,最终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
         以《化学方程式》为例,学生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时候,要了解质量守恒定律,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计算化学公式的时候进行配平。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这一章节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配平的规律,使学生在练习的时候能够得到指导,最终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教师在利用微课指导学生练习的时候,可以将微课设计得生动一点。比如,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公式拟人化,然后让学生学习,在练习的时候也不会感到枯燥。教师通过加强学生的练习,可以使学生不断地夯实化学基础,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2.3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阶段社会中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有效工具帮助学生简化化学中的抽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此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化学知识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动画等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示出来,并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化,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学生们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自然界物质的视频,使得学生们能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明白化学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发展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让学生从视频中观看宇宙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到的粒子,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们更进一步地了解自然现象,为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型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化学学习中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初中时期是衔接学生们小学阶段和高中阶段的重要阶段,所以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们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蕊.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48.
[2]何龙祥.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12.
[3]丁翠连.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986-9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