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杰
广西容县绿荫中学 广西容县 537503
我从事政治教学工作27年了,在教学中 对于中学生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有自己的体会。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智力的重要阶段,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不稳定、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对他们进行思想、行为上的正确引导就格外重要,他们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时能否分辨是非和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我近年来在从教中发现,当代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逆反心理,传统的道德说教难以取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面对新形势,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育教学中探寻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新途径。
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部分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无用的思想,认为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终日无所事事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去网吧。
在校园里经常听到学生讲一些社会上的“行话”、俗语、脏话、臭话,看到长发、染发、穿耳、化妆,以至于社会上有人议论如今有的学生分不清是社会青年还是校园学生。为此,我们绿荫中学一直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当做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来抓,国家也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其他相关措施来指导中小学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基础教育新课程也对《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深度的变革,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尽管如此,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目前我们玉林市正在跟上全国发展的步伐,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不良风气和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对正面教育形成强烈的冲击,在青少年中产生了思想上的困惑,感情上的失落和行为上的扭曲。社会腐败等现象在导致青少年思想苦闷和情绪消沉的同时,也造成道德滑坡和青少年违法犯罪等问题;高尚、理想、道德等字眼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魅力,缺少了这些神圣性东西的认同,导致了对未来社会理想蓝图的不明确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混乱。在这样的精神氛围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容易把思想道德方面的课程看成是一种政治任务,而不是可以真心面对的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有益的课程。
二、国家教育体制和升学指导制度尤其是高考制度没有改变,升学率仍然是中学生存在和发展所追求的目标,这也导致大部分中学生普遍重智育轻德育,忽视理想道德教育;目前学校的德育课程教学是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理想化模式,教育期望值太高,理论与学生实际相脱节,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现在很多家长过分强调子女的智力发展,更新他们的物质生活重于精神生活,忽视了子女在做人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传统教育提倡的勤俭节约、宽容大度和助人为乐的美德已不是现代家长关注的重心,家长的过分溺爱养成了青少年贪图安逸享受,害怕吃苦受累,自私懒惰,娇骄二气的坏习惯;一些家长本身思想道德就有问题,经常做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甚至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些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道德教育,孩子缺失的不仅仅是宽容、善良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更会使孩子缺失责任心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通过观察,我还发现有些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还存在以下问题:
1、有些中学生集体观念淡薄,表现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倾向;有的学生拉帮结派,甚至结交社会上一些酒肉朋友,养成江湖上吃喝玩乐、争强好胜的坏习气,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他人利益的关系。
2、有些中学生追星行为严重,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盲目的追求名利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以上这些中学生的现象,不能不引起社会、家庭、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和重视。
如何对当代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当代德育教育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
家是孩子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眼睛象雷达永远注视着家长的言行。老舍先生说过“母亲对他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孩子从有意识开始就会懂得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家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孩子面前,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一个好榜样。一旦把孩子带歪了,以后要纠正就没那么容易了。俗话说“三岁的习惯,六十岁难改”,还是很有道理的。而且在我从教的27年经验看,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深刻的影响,孩子早期的认知、情感的熏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无一不是从家庭传承过来的。所以家长应该从尊重孩子的个性入手,与孩子平等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多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养成尊重人、讲文明有礼貌、有责任心的良好品德。
2、学校要切实重视素质教育
学校在抓好文化课教育教学的同时,要大力开展校园文体活动,营造浓烈的校园文化氛围。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各种类型的演讲比赛、开展素质教育读书活动,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组织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书法、写作、文艺、计算机等各种有益于提高素质的竞赛活动,加大素质教育的评优和奖励力度。还要结合重大节日,经常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鼓励、支持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和兴趣小组,引导他们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总之, 我们应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活动,引领中学生共同创建高水平、高层次的校园文化,为中学生的心灵净化、道德修养提供一片惬意的蓝天。
3、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
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部门、学校、社会,都是用考试成绩去评价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也用成绩去考量一个老师的业绩,这种评价固然有它的可取之处,但不否认它有很大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这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不公平不公正的,甚至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扭曲。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势,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 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素质教育的王道。加强素质教育的考核,建立符合开放教育学生素质教育的评价、考核机制,注重对素质教育过程考查和平时的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