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符号化意识培养初探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洪燕
[导读] 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

         洪燕
         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 广州市 510600
         摘要: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符号的世界。符号就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们的数学符号意识,让学生能够理解符号的作用与意义,培养学生对用符号表示数及其运算的理解和感受。
         关键词:小学数学;符号意识;教学培养
         前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对于符号的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和学习,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水平。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符号意识的养成,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们能够对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及其中涉及的计算规律进行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强化学生们的符号意识
         对小学生来说,符号意识的培养并不是通过几节课堂教学便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师通过课堂对学生们进行引导与影响,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们逐渐能够养成符号意识,理解符号的知识内容。而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符号意识,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符号进行理解,让学生们能够对符号进行重视。意识到符号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对符号这一简单的表达方式进行学习,不断强化学生们的符号意识,让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感觉逐渐变强,并能够运用符号知识内容,解决数学中的问题。通过对学生们的符号化意识进行培养,让数学符号能够深刻在学生们的记忆中。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过程中便可以对运算符号“+”进行讲解。让学生们能够对加号所表示的数量变化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们提高学生们的符号意识。比如:班级内一共有15位男生、18位女生,那么班级内一共有多少学生呢?通过对加号的运用情境进行创设,让学生们对于加号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对哪种情境要运用加法进行计算也会更加了解。有效促进了学生符号意识的增强。让学生们能够运用数学符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们的数学符号应用能力,并且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符号意识,让学生们能够熟练运用符号进行数量的计算。
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符号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符号意识,教学中需要不断强化学生们的符号感,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符号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对符号的运用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对符号进行掌握,还能够理解符号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蕴含的意义。而通过实践操作,教师便能够引导学生逐渐掌握符号感,促进学生符号意识的提升。因此,数学教师要积极通过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们通过符号对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结合符号的知识内容,解决数学问题,感受运用数学符号的优势,培养学生们对于数学符号的兴趣,不断强化学生们的数学符号意识。
         例如:在开展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实践操作,完成对运算定律的总结与归纳。比如:教师可以给出不同的算式,让学生们探究算式中涉及的运算定律,并对运用数学符号表示运算定律进行展示,如:a+b=b+a、(a+b)+c=a+(b+c)等。通过引导学生们运用字母和数学符号,对运算规律进行分析,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强化学生们的符号感,提高学生们的符号意识。让学生们通过动脑思考,运用符号知识内容,掌握数量变化的规律,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分析能力。可见,培养学生们的符号意识,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们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们能够熟练运用数学符号,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的过程,强化学生们的符号意识
         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们对符号进行理解,让学生们掌握符号的意义与作用。并在不断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的过程中,强化学生们的符号意识,提高学生们运用符号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师要注重对教学问题的设计,要让学生们能够从问题情境中,对符号所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行理解,通过学生们的互动交流,不断增强学生们的符号感。让学生们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符号意识。并且,随着教学难度的提升,数学教师也要对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优化,促进学生运用符号语言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高,实现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时,数学教师便可以通过乘法的运用情境,强化学生们的数学感和符号感。同时,通过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们运用乘号以及乘法对问题进行解决。比如:游乐园一共有5个旋转木马,每个上面可以坐两个人,那么当旋转木马坐满时,一共有几个人在玩旋转木马呢?这样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们便能够运用乘号对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表示,同时,还能够掌握乘法的运算规律,强化了学生们的符号意识。让学生们能够结合符号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感受到数学符号自身的魅力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效促进了学生符号意识的提升,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四、在不断应用符号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符号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们的符号意识,同样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意识到符号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开展符号教学,让学生们能够对抽象化的符号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同时,让学生们运用符号知识内容,对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在不断应用符号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符号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符号意识的增长,还能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课堂教学时,数学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们对于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进行推导,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学习探究,应用符号的知识内容,推理出公式(长+宽)X2,而运用符号进行表示便是(a+b)X2。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强化学生们的符号感,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让学生们掌握公式的推导方法以及其中涉及的数学规律。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能够在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五、在实践综合运用过程中,感受数学符号的价值
         通过对数学符号的运用,学生们不仅能够快速地解决数学问题、推理数学公式,同时还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并且,通过在实践综合运用解题过程中,还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符号的价值。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时,学生们便能够运用数学符号,解决数学问题。同时,还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方程概念的理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深刻意识到数学符号的价值,以及应用数学符号的优势。并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符号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符号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意识到数学符号的重要教育意义,通过对学生们的符号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们能够理解数学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的变化规律,提高了学生们的数学水平,促进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董应红.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上旬,2015,(5).326.
[2] 苏巧真.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培养“四步曲”[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5,(11).45-46.
[3]吴洁. 小学生数学符号化意识培养初探[J]. 新智慧, 2018, 000(034):P.133-133.
[4]江强. 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培养策略初探[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 17(03):37-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