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王晓娟
[导读]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社会对于教育行业的要求也进入了历史的新时期

         王晓娟
         陕西省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 715300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社会对于教育行业的要求也进入了历史的新时期,高中教学时期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最为重要的提升时期,也是更应该改变学习方式的转型时期。本文通过核心素养中关于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优化应用问题,从各个维度对于生物教学观念和形式的转变进行探究与分析,希望能够对于生物教学从业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
         引言:
         我国学生发展关于核心素养的谈论会议在2016年提出了关于学生核心素养基本概念的论述,其中关于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生命观念,理性思维以及科学探究和最为清楚的社会责任等几个方面。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对于生命现象和自然规律的理解和研究能够深刻影响学生对于自身和世界的认识和看法,从而更好地形成健全的三观,这对于教育行业具有深远意义。
         一、生命观念的基本概述
         人类作为生命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如何看待自身和其他类型生命体,是每个人生命中极为重要并且必须要面对的问题。[1]而生命观念就是对于这样一种问题在每一个人能够给出的不同回答,实际上生命观念的概念隶属于世界观。从生物学科的思维方式出现,能够将生命观念分成几个分类概念,生命是什么样的存在,生命活动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行存在,以及生命为什么会这样存在几个具体方向的大问题。而生命观念作为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重点拓展方向,主要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关于结构与功能关于自然演化的变化,生命进化的历史与方向,以及从物质和能量角度对于平衡和生态系统的思考等方面。
         二、高中生物的教学现状探究
         (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教师在课程环节设计中依旧沿用着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义,将教学环节的主体依旧放在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授上,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支配并主导这教学进程的推进,这使得学生被迫处在接受吸收的被动地位,学生会产生本能的逃避行为,这导致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拒绝互动,反应冷漠等情况。另外长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惯性思维中,学生无法根据自身吸收的知识自主性的形成姿势网络,而是杂乱无章的存在记忆中,生硬的背诵下来内容。


         (二)结合实际能力需要提升
         化学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对于书本上的抽象概念掌握经过反复的记忆和训练已经完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是在结合实际思考过程中,学生对于涉及的生物概念并不能完全理解运用,许多学生需要在进行每一步思考前询问老师的意见,完全丧失了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想法。
         三、生物课堂关于生命观念核心素养渗透的策略探究
         (一)利用模型简化理解难度
         生物教学之中由于有很多微观的概念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由于学生在摸不着看不见的基础上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对于知识的深刻理解,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构建简单易懂能够让学生接触到的模型来帮助学生降低抽象知识的理解难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在重难点知识的连接上,从而提升了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2]
         例如在进行《基因的本质》这一章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相关的教学模型,让学生能够在摸得着看得见的情况下,形象的理解DNA分子的结合是怎么样的,而基因是DNA之中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等概念,并通过模型的拆解,帮助学生拓展并引出之后基因表达的相关学习内容。
         (二)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生物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来完成对于教学概念的准确阐述。教师也需要在大量书本知识概念的课堂之外,找到一种能够更加吸引并激发学生兴趣的新型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完成更好更有质量的生物学习体验。
         例如在进行《种群和群落》这一章节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采取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对于动物水蚤或是植物紫萍等比较直观的群落形式进行培育,并通过改变外界环节进行不同的分析对比,让学生能够更加认识关于生命个体,关于生命群体在不同环境表现的不同的形状,通过实验引发学生思考,并深化生命挂念的核心素养渗透,从而完成对于学生整体上对于世界观的影响。
         (三)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
         生物课程是对于自身对于生物对于世界的研究和学习,如果只能坐在教室里学习书本知识就无法真正形成结合实际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校外的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切身实地的感受大自然感受生命的样子,才能够真正将生命观念的核心思想扎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埋下一颗种子,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之中不断酝酿发挥出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物学科作为高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实验性学科,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帮助教师完成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通过生物实验生物实践等不同教学方式的影响下,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和身边的其他生命,形成健康积极性的生命观念,从而完成时代背景下的素质全面教育。
         参考文献
[1]顾红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87):160.
[2]李晓聪.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的培养[J].中学生物学,2017: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