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 张旭风
[导读]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张旭风
        托克逊县博斯坦镇吉格代学校   838100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对教师组织的阅读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爱上阅读,才能提高阅读能力。通过任务教学法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打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课堂。最后利用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为他们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打造高效语文阅读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学习语文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提高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正是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进行有效的阅读,能够丰富语文素材,积累更多的词汇与句子,为今后的写作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理解提供较大的帮助,故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当学生具备一定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时,他们才能更好地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明确作者的意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二)有利于丰富视野、增长知识
        优秀的阅读素材里有大量的好词好句以及一些优秀的故事,还有一些生僻字,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能够掌握一些好词好句的使用方法,也能够模仿故事的写作方法,还能够对生僻字进行有效学习,这都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便于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培养阅读能力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三)增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的方式,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知识,在书籍中认识到更多,打开学生的眼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开展阅读的方式,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价值。
二、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现状
        (一)阅读教学时间少
        虽然新课改已经全面实施,但是部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认为阅读教学,在低年级学生中的效果并不大,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更多是重视写字、认字、背诵的教学,这些普通的文化知识传授在语文课堂上应用的时间过多,也缩短了阅读教学的实践,因此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被有效地进行挖掘。阅读也仅仅局限于课堂当中,缺乏对阅读内容的有效拓展与延伸,教材文本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较少的阅读时间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养成。
        (二)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传统的教学总是以考试为主,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让学生沉浸在枯燥的提分技巧上,而老师也不太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此导致了学生只在课本的生词和文章的基本了解上下功夫。如今新课改进行中,素质教育全面推行,教学应该朝着多元化发展,因此教师也应该摆脱曾经一味地教学生识字写字、背诵课文等传统项目。这样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应该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对其给予更多的重视。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重视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利用环境影响学生,切实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内容,教师可以选择相应的课堂教学方式,比如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角色,将课文中的内容演出来,增强语文阅读的直观性。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和语文阅读内容产生共鸣,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切实保证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
        (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正确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理解的能力。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对课本知识上的讲解,还应该要注重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从而使学生们在学习文章中逐渐培养起正确的阅读习惯。最主要的两种阅读方式是精读和略读。快速地阅读全文能够让学生了解文章大致内容和作者简介,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是两者结合,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课堂上,教师需仔细带领学生进行精读掌握文章上下文的内容。如果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那么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文章阅读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增设课外阅读活动、进行多渠道延伸
        首先,教师应该针对语文阅读积极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讲,也要注意活动的难度比如说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绘画联想,也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的文章,编排一些简单的情景剧,还可以进行朗读比赛、古诗词大赛等,在活动之后要给每个学生进行点评,并可以发放适当的活动奖品,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并且锻炼学生的阅读以及表现能力,通过各类的课外活动,做到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现,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和理解。其次,要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多渠道的延伸,在课堂上培养一些基础的阅读习惯之后,要让学生在课下对一些优秀的国内外名著,以及各种历史、地理、故事书籍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对学生推荐一些阅读的目录让学生在课下时间进行自由的阅读,不仅要注重阅读数量,也要注重阅读的质量,在阅读之后要对优秀的素材进行搜集,记录一些优美的语句,让学生在未来的写作业、演讲中进行灵活的运用,从而让学生掌握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的兴趣。
        (四)深入分析文本内容,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学生的阅读质量就会有大大的提升。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开展语文阅读时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当前的阶段中,泛读和精读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泛读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致浏览,了解其故事主要内容。精读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文本中的每一句话,深入挖掘作者的思想意图,充分捕捉作者的思想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降低学生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难度。
        
结束语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基本上是以掌握教材知识为主,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通过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而因材施教,从而让语文阅读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王克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63.
[2]王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2020:473-475.
[3]朱先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2019:590-592.
[4]王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81.
[5]徐凤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分析[C]..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