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章妙仙
[导读]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重视文化知识教学,
        章妙仙
        (浙江省杭州市创意城小学,浙江 杭州  310052)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重视文化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人文性的教学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立足于小学语文课程,本文展开了几点关于生命教育的渗透探讨,希望可以给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命教育;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曾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丰富人文内涵,可以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形成深远和广阔的影响。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课文内容与自然环境,世界万物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给我们实施小学生命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结合该内容,对学生实施尊重生命、敬爱生命和保护生命的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以下就是笔者的几点粗浅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给同仁提供些许帮助。
        一、结合多媒体教学,渗透生命价值教育
保尔·柯察金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所以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和平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无产阶级斗争,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与此相同的还有抗美援朝的黄继光、人民英雄董存瑞以及“党的女儿”刘胡兰等,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革命的英雄主义赞歌。
在教学指导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时,教师可以挖掘与生命价值主题相关的课文,如《狼牙山五壮士》,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播放相关的历史题材影视资料或者是影视剧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日本侵略者的凶残和狠恶,以及为革命斗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五壮士的慷慨和英勇,让学生以“五壮士”为目标,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大义凛然以及浩然正气,学生通过视频就可以明白,并非革命者不热爱自己的生命,而是当国家遭受炮火侵袭的时候,自己的个人生命在偌大的国家利益明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此,他们敢于用生命去和敌人搏斗和对抗,以实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找到生命的真谛。


        二、结合自然描写类课文,渗透生命保护意识
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的关于自然环境描写和赞美的课文,如《桂林山水》、《珍珠鸟》、《青山不老》以及《宇宙生命之谜》等,有的是描写自然生态中动物和植物和谐相处,生物之间互利互惠,相互供养的优美局面,而有的则是借用作者的视角,记录了某些自然环境遭遇突然变化而走向消亡和隐匿的过程,一面是鸟语花香,小桥流水,一面是黄沙漫漫,尸骨如山,从这样的鲜明阅读想象对比中,则可以有力的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对生命保护的意识,在每位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树立起一道生命保护的防护线,从而便于提高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指导《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根据作者所记叙的“人类生活所需的水资源、森林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理论一系列生态灾难”我们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水资源是什么的象征?你见过或者知道哪些关于滥用化学品的生活案例?”,由此,通过问题的提问和回答,引发学生感悟水是生命之源,但当前的生活中,我们所可以直接引用的水越来越少,而保护淡水资源不受污染就是在保护生命,其次,关于生活中滥用化学药品导致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空气资源而受到污染的现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共同关注,因为保护地球,其实也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三、组织语文特色教育活动,渗透珍爱生命教育
生命是需要尊重和珍爱的,并且不但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因为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不应该以自己的喜好或者是厌恶,而随意剥夺他人的生命。为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一些特色的语文教育活动。比如,“我为春天读首诗”,通过组织高年级的诗歌朗读会和诵读比赛,在感受传统文化的馨香同时,更可以通过“春天”向学生渗透满满的生命力和勃勃的生机;再次,高年级语文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到附近的一些抗战纪念馆和革命历史纪念圣地,去参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衣食起居地,让学生感受到老一辈人的艰苦生活,进而利用学生现有的生命和时间来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为国家和人民做更多的贡献。
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师生对话的方式,询问学生“将来你想做些什么?”或者是“长大后你想成为什么?”,由此,让学生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并由此制定一个完善的学习计划,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提升中,实现感性和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让学生在奔向新的人生目标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命价值,在对话中唱响生命教育的旋律。
总之,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大胆实践,不断总结,追求创新,精心分析小学语文教材,挖掘语文教材中潜藏的生命教育结合点,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气息,更使得语文课堂绽放出一朵永不凋谢的生命之花。
        参考文献:
[1]饶海峰.谈谈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6).
[2]舒明明.让美育与生命成长相伴——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