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延时服务背景下优化六年级语文家庭作业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周一涵
[导读] 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逐步加快
        周一涵
        重庆康居西城小学校
        摘要: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逐步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双职工”家庭,家长们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和教育孩子,同时家长们的下班时间与小学生的放学时间有“时差”,因此在时间上产生小学生课后监管的“空白”。因此,课后延时服务应运而生,而在课后延时服务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鉴于此,本文对课后延时服务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六年级家庭作业的布置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课后延时服务;小学语文;六年级;家庭作业;布置策略
    全国中小学校下午放学时间大都在四点前后,学校的放学时间与父母上班时间未能同步,导致千家万户因没人接孩子回家的大难题,继而严重影响父母上班思想情绪。尤其是在城市建设版图不断扩大,城市车辆越来越多,堵车现象越来越严重,众多家庭因上班路途远,又无人接孩子,只得将孩子送校外培训机构托管,每月增加几百上千元的教育成本。近年来,中国孩子的家庭教育成本居高不下,且还有不断上升的发展态势。而课后延时服务为这一现象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在课后延时服务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师应好科学、合理的设计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实现课堂内知识点的学习和课外知识点的衔接,进一步扎实地掌握学习的知识点。
一、课后延时服务概述
    全国中小学校实施课后延时服务,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这既关系到上学孩子家庭成员的分工,又关系到千家万户家庭教育成本支出的经济问题,还关系到基础教育质量,孩子身心健康等系列重大问题。为此,从教育部到地方政府层层颁发指导意见与实施方案,要求实施学校从本地实际出发,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课后服务内容与组织模式。
    课后延时服务的指导思想.要求实施学校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则,要求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公开,要求学生家长自愿报名申请参加,学校批准后实施。    
        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包括辅导学生当天作业,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开展体育锻炼等基本服务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科普活动、创新教育、娱乐活动、社团活动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课后延时服务严禁服务时间内乱收费乱补课,严禁利用课后延时服务上新课等。
        因此,在课后延时服务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家庭作业科学合理的布置,让学生在喜欢作业的前提下得到知识是丰收。
    二、课后延时服务背景下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布置策略
        1、实行差异化练习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同,有的学生对于知识掌握得又好又快,有的学生相对来说接受程度要稍微慢一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意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情况的的学生实行差异化作业设置。对于接受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少布置基础部分的作业,而是设计一些更具有难度的题目来充分锻炼学生大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当着重设计一些基础练习,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巩固知识。


        例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时,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是初次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一些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无法快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知识。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时,针对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并在诵读过程中逐步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争取达到熟读成诵。对于接受程度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为他们布置一些更具思考性的题目,在两千多年前圣人孔子无法裁决的问题,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在,同学们能否为两小儿的辩论做一个公正的裁决呢?教师通过这种发散性的题目能够让学生在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2、关注创新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农村语文作业布置中,教师就是让学生重复地完成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对于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能力的培养比较少。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能够让学生走出教室,积极地走进社会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通过这样丰富多彩的作业,学生能够实现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相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学习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教学《那个星期天》之后,可以让学生回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特别期待自己的家人带领自己出去玩耍,自己在游玩的过程中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到生活中自己进行感受学习,能够更好地感悟到本单元学习的相关内容,把自己的感情融人到相关的景物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
    3、注重实践能力能力
        生活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源泉,只有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走进生活,积极地进行实践才能够让学生集中听说读写演,深刻地感悟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相关内容。不管教师为学生如何进行作业的设计,最终的目的都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教师为学生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仍然需要以学生学习的课本内容为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堂上学习的语文知识。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完《汤姆索亚历险记》之后,可以让学生展开小组实践活动,自己进行课外书籍的选择和阅读,在阅读之后通过自己的联想分析汤姆索亚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你的身边是否也存在这样的人。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知识的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
        以生活实践活动为平台展开开放性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作出真正的行动,践行课堂上所学的语文知识,有利于学生真正学好具有实用性的语文,真正地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同时,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完成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以后学会将所学的知识放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之中,善于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多向的联系。
三、结语
    作业是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通过为学生进行作业的设计,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在课后延时服务背景之下,教师要让学生重点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喜欢完成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
        参考文献:
[1]杜建锋.课后托管,家长不能"脱管"[J].湖南教育B,2018,(10):15.
[2]徐建阳.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优化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8,(33):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